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症状 > 护考周周在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 >
护考周周在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
排版
医学君·主播
周周老师
一、概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好发于男性青壮年。
二、病因
病因尚未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
1.外来因素主要有吸烟、寒冷与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和感染
2.内在因素有自身免疫功能素乱、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及遗传因素。上述因素中,主动或被动吸烟是本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多数病人有吸烟史,戒烟可使病情缓解,再度吸烟常使病情反复。
三、临床表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呈周期性发作,经过较长时间后症状逐渐明显和加重。按病变发展程度,临床上可分为三期:
1.局部缺血期,此期以血管痉挛为主,表现为患肢苍白,肢端发凉、怕冷、小腿酸胀乏力,足趾有麻木感。尤其在行走一定距离后出现小腿肌肉抽痛,被迫停下,体息后疼痛可缓解,但再行走后又可发作,这种现象称为间歇性跛行。少部分病人可伴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出现下肢浅小静脉条索状炎性栓塞,局部皮肤红肿、压痛,约经2周可逐渐消失,然后又在另一处发生。此期患肢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
2.营养障碍期此期除血管痉挛继续加重外,还有明显的血管壁增厚及血栓形成。即使在休息时也不能满足局部组织的血液需求,故病人足趾部可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甚。剧痛常使其夜不能寐,迫使其屈膝抱足而坐,或将患肢垂于床沿,以增加血供缓解疼痛。这种现象称之为静息痛(休息痛)。此时,足与小腿皮肤苍白、千冷,肌肉萎缩,趾甲增厚,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
3.组织坏死期患肢动脉完全闭塞,发生干性坏疽,先见于第一趾尖端,可延及其他各趾或更高平面。此后,坏死组织可自行脱落,在残端留下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转为湿性坏疽,常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此期患者疼痛剧烈;常彻夜难眠,屈膝抱足为此期的典型体位
四、治疗原则
防止病变进展,改善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1.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1)严禁吸烟,以消除烟碱对血管的刺激而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
2)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但不应使用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
3)患肢应进行锻炼,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4)止痛;疼痛是本病病人的较为突出的症状,当患肢出现溃疡、坏疽或继发感染时,疼痛更为严重。一般镇痛药物常难以奏效,可适当使用吗啡或哌替啶类止痛剂。为预防药物成瘾,也可采用普鲁卡因股动脉内注射及腰交感神经封闭术等,以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若腰交感神经封闭术效果明显者,应及时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
(2)药物治疗:适用于早、中期病人
1)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2)预防或控制感染:对并发感染者,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3)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补气养血辅以活血化瘀等
(3)高压氧疗法:通过高压氧治疗,提高血氧含量,促进肢体的血氧弥散,改善组织的缺氧
(4)创面处理:对干性坏疽创面,应在消毒后包扎创面,预防继发感染。感染创面可给予湿敷和换药。
2.手术治疗:目的是增加肢体血供和重建动脉血流管道,改善缺血引起的不良后果。
(1)动脉重建术:①旁路转流术适用于主干动脉闭塞、但在闭塞的近侧和远侧仍有通畅的动脉通道者;②血栓内膜剥脱术:适用于短段的动脉阻塞者
(2)分期动静脉转流术适用于动脉广泛闭塞并且无流出道者。在下肢建立人为的动静脉瘘,通过静脉逆向灌注,向远端肢体提供动脉血,4-6个月后再次手术结扎痿近侧静脉
(3)大网膜移植术:适用于动脉广泛闭塞者
(4)腰交感神经切除术:适用于胭动脉远侧狭窄的病人。腰交感神经阻滞试验阳性(阻滞后皮肤温度提高1-2℃),提示血管痉性因素大于闭塞因素,可考虑施行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5)截肢术:肢体远端坏死已有明确界限者,或严重感染引起毒血症者,需作截肢术。
每日一题
题目:男性,42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年。日常护理不正确的是
A.防止外伤
B.局部热敷
C.保暖,避免受寒
D.肢端坏疽应保持干燥
E.患者休息时应保持头高脚低位
向下滑动可查看解析及答案~
↓
↓↓
↓↓↓
:B
:考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措施。局部热敷可加重局部缺血缺氧,因此,临床禁忌局部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