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医院 > PVSS甘肃省第二届肺血管科学大 >
PVSS甘肃省第二届肺血管科学大
勇立潮头,谋医学创新;砥砺奋进,谱学术华章。由甘肃省医师协会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北京健康促进会、保定市长征心肺血管病研究所主办,医院心内二科承办的“甘肃省第二届肺血管科学大会(PVSS)”于年1月13以线上+线下的形式隆重召开!
秉承“普及与规范、传承和创新”的理念,国内外顶级专家团队齐聚云端,分享学术前沿和实践技巧。
此次大会将从年1月13进行至17日,涵盖了“科研方法、基础与转化、前沿与规范、多学科、实践技巧和手术转播”六大版块,尽显肺血管科学的精彩。
1月13日的科学方法论坛已为大家带来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方法、遗传数据解析、指南撰写科研案例集萃相关精彩内容;1月14日的的基础与转化论坛带我们从分子、细胞、基因水平及转化医学角度进一步深层次学习了肺高血压相关知识;今日的理论与实际论坛精彩继续!
PARTIII
理论与实践论坛
第一场
陈绍良教授带我们了解了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提出调节肺动脉张力最主要的神经是交感神经,以真实病例为例,向我们展示了PADN治疗肺动脉高压,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mPAP、CO等,从而改善了肺动脉高压病人的预后。
熊长明教授带我们了解了肺血管狭窄的病因与鉴别诊断,由于肺动脉阻塞性病变是肺动脉高压较为常见的病因,且容易误诊,所以熊教授向我们讲解了肺动脉阻塞性疾病的诊断思路:1.区别先天性还是后天性。2.区别是腔内还是腔外。3.肺动脉内占位-血栓与肿瘤的鉴别。4.肺栓塞与血管炎的鉴别。并进行一系列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姚桦教授带领我们从肺高血压的定义,分型,诊断,治疗几大方面解读了肺高血压诊治指南,建议对高危人群进行遗传咨询或对基因突变的个体进行PH评估,最后强调了肺高血压中心建设的重要性。
顾虹教授带我们从儿童肺动脉高压的诊疗现状,规范化诊疗策略,未来儿童的靶向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的展望三个方面讲解了儿童肺高血压的现状。让我们认识到了儿童肺高血压与成人肺高血压的异同。
刘先胜教授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肺高血压(PH)的流行病学,PH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慢阻肺中PH的诊断,慢阻肺中PH的干预四个方面带我们深入了解了慢阻肺和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提示针对慢阻肺的治疗是改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
沈节艳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左心病变肺高压及其进展,左心疾病相关肺高压是肺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且患者早期靶向药物治疗并不理想,所以推荐左心疾病所致肺高压患者优化基础病的治疗。
第二场
翟振国教授主要介绍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与未来。重点讲了流行病学研究;肺栓塞精准研究;CTEPH关键技术研究;COVID-19凝血功能研究;规范和完善CTEPH诊疗体系。
杨媛华教授就最新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进行解读。介绍了非高危诊断流程,非高危PTE的诊断策略,中危PTE患者的补救性溶栓指征、VTE的抗凝辽程。
刘盛教授就CTEPH的背景、治疗流程进行了讲解。详细介绍了PEA手术适应症、未能PEA手术常见原因、手术病历的相关经验。
张刚成教授讲解了CTEPH的病理学改变,PEA、BPA和靶向药物治疗的可及性,急性肺栓塞的CTEPH发生率,最后总结认为CTEPH误诊和漏诊情况仍十分严重、治疗和随访管理不规范仍然常见。
李江教授介绍了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现状、病理生理改变、诊治,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诊疗流程。结合病历讲解了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孕期管理,孕期处理,肺血管靶向药物介绍以及分娩的时机及产后处理。
李响教授着重讲解右心在重症血流动力学理论中的地位—右心的重要性、右心受累的易感性与普遍性、右心受累的严重性。带我们学习了脓毒症、ARDS、外科手术和右心的关系。
病例讨论
吉锋医生为大家带来病例《“峰回路转”—重获新生》,一位46岁的中年男性,反复胸闷、气短、咳嗽、咳痰、水肿、腹胀,患者经过12余年的求医,患者就诊于陕医院心血管科,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患者诊断为CTEPH,在医院心内二科曹云山博士团队的指导下,先后4次给予患者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肺动脉压力、CO、CI、三尖瓣反流速度、6MWDT等右心功能相关指标明显改善。吉锋医生又对于BPA手术的优势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及讨论。
杨苏乔医生带来病例《顽固性胸腔积液的缘起缘灭》,一例70岁的男性患者间断咳嗽、咳痰8月,气短5月余,反复左侧大量胸腔积液,漏出液,行肺通气血流灌注等检查后患者诊断为CTEPH,CTPA双侧发现患者肺动脉、双上肺静脉多发狭窄,诊断为:纤维纵隔炎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肺静脉狭窄、肺动脉狭窄、胸腔积液;进一步给予患者肺动脉造影术,评估患者先后行肺静脉支架植入术、肺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顽固性的胸腔积液逐渐缓解。但患者术后出现支架再狭窄,在曹云山博士团队的指导下,扩开再狭窄的肺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杨苏乔医生就肺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介入治疗的指征、PAS、PVS处理顺序、支架选择、术后抗凝方案、支架扩开安全性等做了相关总结及探讨。
第三场
纪求尚教授针对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根据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机制,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起始三联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让我们在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选择上有了一定认识。
潘丽丽教授给我们系统讲解了结缔组织病与肺高血压的研究现状,从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高血压的诊治及预后到展望未来,让我们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高血压有了深入了解。
蒋鑫教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大动脉炎的常见病因、诊断要点、影像特征及临床治疗方法。非常全面的解析了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的诊治策略和实践。
管丽华教授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介绍了Potts分流术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原理,以及其体现在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优势。让我们了解到肺动脉高压治疗的另一治疗手段。
洪城教授讲解了肺动脉OCT成像的临床应用,很详细的描述了OCT的成像原理,应用历程,成像效果及应用前景。使我们发现其在肺动脉高压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辅助作用具有一定优势。
黄玮教授讲解了运动时呼吸与循环的藕联机制,着重解析了肺循环的生理特点。详细阐述了运动状态下肺循环在生理条件、缺氧和肺动脉重构所出现的不同反应机制。
第四场
范粉灵教授首先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分类等内容出发,介绍了肺动脉高压的基础知识,接着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思路:疑诊—初诊—确诊。最后,范教授通过病例分享,让我们对这一诊断思路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
吴炳祥教授首先介绍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诊断现状,概念,诊断标准等基础知识。紧接着详细的讲述了心脏彩超、肺V/Q显像、肺动脉增强CT等检查在确定和排除CTEPH中的价值,最后吴教授将CTEPH的鉴别诊断向我们做了详细解释。让我们对CTEPH这一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韩宝石教授就肺动脉高压患者为什么要进行风险评估,如何进行风险评估等方面向我们做了详细介绍。并且韩教授也对临床的工作中评估风险时所存在的问题做了详尽的分析。相信在以后的工作,我们对于患者的风险评估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对患者有更加精准的评估。
王岚教授首先介绍了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在治疗策略的选择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文献,展示了治疗策略从初始治疗—序贯治疗—初始联合—升级治疗—三药联合的不断优化的过程,最后,王教授认为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正确使用靶向药物,将为患者带来良好的预后。
李发久教授首先通过一段视频,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咯血患者的病情危重以及病因的复杂,紧接向我们分享了12位咯血的患者,虽然这些患者都表现为咯血,但是却有完全不同的病因,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进行治疗,使患者具有较为理想的预后。通过李教授的讲解,让我们对咯血这一常见的症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施熠炜教授首先通过2例矽肺患者的诊治过程,向我们分析了尘肺导致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紧接着施教授又从动物试验的角度,再次分析了尘肺和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最后对尘肺导致肺动脉高压做了全面的总结,并且施教授认为尘肺导致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尚有欠缺,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今日的理论与实际论坛学术盛宴,将肺高血压基础病理生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再次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了肺高血压病的病因、诊断治疗与随访,肺高血压的诊疗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肺血管病医生持之以恒的努力!
让我们共同期待接下来的多学科论坛、实践技巧论坛和手术转播!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