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医院 > 吸烟男性易患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 >
吸烟男性易患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
一场由抽烟诱发的血案
病房实例
小姚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平时爱好抽烟,在工作的第五年,他发现每次上课时左腿又酸又痛,后来加重到不走路也痛,尤其是夜深人静时,疼痛更剧烈。小姚还发现自己的左脚趾冷冰冰的,逐渐发黑发紫,这下可慌了!医生告诉小姚,他患的是“Buerger病”,如不治疗,足坏死现象会继续向上发展,直至条腿。
吸烟!
众所周知,吸烟可引起肺癌,也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是,香烟总是拿在手里、吸在肺里,为何这次伤的却是腿!
Buerger病
最早由一位奥地利医生兼病理学家LeoBuerger发现并命名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Part
1
炎症导致的血管闭塞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obliterans,TAO)是一种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中动脉、小动脉、静脉的慢性、节段性、周期发作性的非化脓炎症性血管损害疾病,可同时累及静脉及周围神经。血管炎性病变继发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造成肢体缺血引起疼痛,如处理不及时,易发生肢端坏疽、截肢。
Part
2
特殊的发病人群
TAO病因与吸烟(密切相关);寒冷;潮湿;外科、损伤、感染;男性激素紊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吸烟男性
最易患此病
本病呈世界范围分布,但患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我国北方发病显著高于南方。
TA0高发于心理压力大的20--45岁嗜烟男性,近年来随着女性烟民的增多,女性患者明显增多,且TAO发病的平均年龄也有增高之势。
Part
3
TAO的表现
TAO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经过较长时期病情才逐渐加重。症状类似动脉硬化闭塞。
1、临床表现
(1)疼痛:病变早期,由于血管痉挛、血管壁和周围组织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使患肢(趾、指)出现疼痛等异常感觉。
(2)发凉:皮温降低、患肢发凉、怕冷,对外界寒冷敏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见的早期症状。
(3)皮肤色泽改变:患肢缺血使皮肤颜色呈苍白色,肢体抬高后更为明显。此外,部分患者受寒冷刺激或情绪波动,可出现雷诺综合征,表现为指(趾)皮肤苍白、青紫、潮红间歇性改变。
(4)肢体营养障碍:患肢缺血可引起肢体营养障碍,常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皱裂;汗毛脱落、出汗减少;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肌肉萎缩、肢体变细。严重时出现溃疡、坏疽。
(5)肢体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根据病变累及的动脉不同,可出现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或尺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临床分期
按肢体的缺血程度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局部缺血期:
间歇性跛行,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血栓性浅静脉炎
第二期营养障碍期:
静息痛,患肢营养障碍,器质性因素为主,肢体依靠侧支循环保持存活。
第三期组织坏死期:
缺血性溃疡,坏疽,继发感染症状。疼痛为持续性,坏死肢端常自行脱落。
因脉管炎失去的手指
因脉管炎失去的足趾
Part
4
诊断
根据患者吸烟史、肢体有发作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游走性浅静脉炎者即可诊断。
特殊检查:
1.血管造影
2.肢体功能试验(Buerger试验)
应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区别。后者年龄在40岁以上,常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为大、中动脉受累,病程发展快。X线片或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示患肢动脉壁内有钙化。
Part
5
得了TAO怎么办?
治疗原则是防止进展、减轻疼痛、改善血供、促进愈合。防止进展是最基本的治疗,必须及时终止不良因素的损害。
1.基础治疗
彻底戒烟
是第一要务
注意足部护理,防止寒冷潮湿,避免外伤,防止肢体血管痉挛。
适当运动。劳动时适当变换体位,防止肢体血管长时间受压而影响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
(1)血管扩张剂
(2)抗生素有局部和全身感染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3)糖皮质激素减轻血管壁的炎症
(4)抗凝、祛聚、抑制血小板功能药物减少新生血栓形成
(5)止痛药应按三级止痛阶梯疗法给予充分镇痛,避免应激。
(6)对于有创面的病人进行正确清创与换药
3.高压氧疗法
提高氧分压,增加患肢的供氧。
4.手术治疗
(1)通过动脉旁路术,可使血液绕道向远端肢体灌注
动脉旁路术
腔内介入治疗
(2)通过腔内介入治疗,可以溶解血栓、消除狭窄。
(3)自体干细胞注射到肌肉和动脉中,使原本缺血的患肢萌发出稠密的血管网,改善患肢缺血症状
自体干细胞移植
截肢(趾、指)术
(4)经骨或关节将已丧失生存能力、无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
十个患脉管炎的患者中有九个都是“老烟枪”!
患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以根治吗?
TAO是一种血管的炎症反应,与免疫系统等全身多系统相关。然而,无论是哪种疗法,都是针对缺血症状、改善患肢血供的,而不是针对发病机制的“根治性”方法。因此,经过治疗缓解后,还应通过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减轻炎症反应来维持治疗成果,避免或减少疾病反复。
张医生
★名医坐诊★
医院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