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危害 > 颈内动脉狭窄百分比计算方法 >
颈内动脉狭窄百分比计算方法
对于对称性(向心性)狭窄,可计算内径狭窄百分比或面积狭窄百分比,而非对称性(偏心性)狭窄者则应计算面积狭窄百分比。当管腔内斑块或血栓回声很低,用二维图象难以确定狭窄部管腔的内缘时,CDFI可帮助狭窄部残留管腔的显示。
1.内径狭窄百分比计算方法
内径狭窄%=[(D-d)/D]×%
D:正常管腔直径d:狭窄部残留腔内径
国外对内径狭窄百分比计测方法通常采用NASCET和ECST二种标准,二者计测不同点:NASCET法是以狭窄处内径与狭窄远端正常内径计算;ECST是以狭窄处内径与狭窄处水平正常内径来计算。由于NASCET法选用狭窄远端的正常内径相对较窄,而ECST选用狭窄处水平正常内径(估计值),因该处有斑块形成,管壁弹力纤维组织破坏的影响,测值较正常增宽。因此,采用不同测量方法,可造成同一个病变的狭窄程度判断有差异,以致造成有高估或低估的不同结果。
此外,也有学者提出应尽量使用狭窄前正常动脉内径计算,因为,狭窄前部正常管径受狭窄部影响相对较少,但若狭窄发生在颈内动脉起始段,则无法获取狭窄前正常管径。
2.面积狭窄百分比计算方法:
面积狭窄%=〔(A-a)/A]×%
A:正常管腔面积a:狭窄部残留腔面积
上述两种方法都将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4级:
①轻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0%;
②中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0%~69%;
③重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70%~99%;
④完全闭塞。
3.血流动力学指标来评估
根据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参数和比值来评估,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
①狭窄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②狭窄处的舒张期末流速(EDV);
③ICAPSV/CCAPSV比值。
年Grant等报告美国放射学会超声专业专家共识会议提出标准其方法如下:
相关阅读:
根据多普勒频谱、解剖学特征和颞浅动脉敲击试验确认ICA和ECA。必须鉴别ICA和ECA,因为ECA狭窄不需要治疗,而严重ICA狭窄需要治疗。
技术要点:
颈动脉超声检查应该包括纵切面和横切面扫查。在血管横切面上测量血管内径、目测狭窄程度、评价斑块。而在血管纵切面上采集多普勒频谱。二维灰阶图像可显示动脉壁有无斑块形成,而彩色血流成像时血流色彩改变则提示动脉管腔狭窄。
常规采集以下部位多普勒频谱:颈下部颈总动脉(CCA);紧邻颈动脉分叉处的CCA;颈内动脉(ICA)近段、中段及远段;颈外动脉(ECA)起始部。
?常规测量颈部ICA近端、中段和远段血流速度。正常ICA血流模式应该是典型低阻血流。颈动脉窦部正常的血流紊乱状态,可以延伸至ICA中段,可在该处多普勒频谱上反映出来。ICA远段指距颈动脉分叉向上3cm以上的管段。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一般位于距分叉2cm以内的范围内,很少累及远端部分。
(图片和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感谢您的阅读,您的阅读是我最大的鼓励,您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您点赞、收藏、分享,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