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丨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

  关于α/β受体作用的基本规律α1:收缩血管;β2与之相反,舒张血管,同时舒张平滑肌;α2使NA释放减少,也可以理解为与α1相反;β1兴奋心脏。β受体能促进机体分解(减肥),其中β1最好,直接分解脂肪,而β2分解糖原。

第一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一、α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NA、NE)   ——非选择性激动αl和α2受体,对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无作用。1.收缩血管:激动α1受体,全身的小A、小V强烈收缩,以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血管,只有冠状血管扩张。2.兴奋心脏:激动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增多,但较肾上腺素弱。血压升高而反射性使心率减慢(因此,不是“三正”!)。3.升高血压:外周血管收缩和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增加,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升高。   1.休克:由于NA强烈缩血管作用,使脏器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反而使组织缺血缺氧加剧,对休克患者不利,NA在抗休克的治疗中已不占重要地位。2.上消化道出血:NA适当稀释后口服,使食道及胃黏膜血管收缩,产生局部止血效果。二、α、β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副肾素、AD)   激动α和β受体,属于α、β受体激动剂。1.兴奋心脏:肾上腺素激动心脏的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加,是一个强效的心脏兴奋药。   不利的是:增加心肌耗氧量,大剂量可引起心律失常,出现早搏甚至心室颤动。2.舒缩血管——注意不是“收缩血管”!①激动α1受体:皮肤粘膜、腹腔内脏血管收缩。②激动β2受体:骨骼肌、冠状血管明显扩张。3.影响血压:①治疗剂量——β受体兴奋占优势,兴奋心脏,心排出量增加,故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脉压加大。②较大剂量静注——α受体兴奋占优势,血管收缩为主,外周阻力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③如先给α受体阻断药,再给肾上腺素,血压不升反降——肾上腺素升压效应的翻转。

  为什么肾上腺素升压效应会被酚妥拉明翻转?

  意义:在于具有α受体阻断药引起的低血压,不能用肾上腺素升压,否则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4.扩张支气管①激动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扩张。②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性物质。③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兴奋α1受体),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粘膜水肿。5.促进代谢   通过激动β受体,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使血糖和游离脂肪酸、乳酸及钾离子均增加,组织耗氧量显著增加。6.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大剂量时出现中枢兴奋症状,如激动、呕吐、肌强直、甚至惊厥。   1.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2.心脏停搏: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停搏,但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并纠正酸中毒。3.支气管哮喘: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4.与局麻药配伍:在局麻药注射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可使注射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局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时间,减少毒副反应。5.局部止血:用于牙龈出血或鼻出血。      有心悸、头痛、激动不安等,剂量过大或给药过快可引起心律失常和血压剧增导致脑出血,故应严格控制剂量。   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糖尿病人。

三、β受体激动剂   异丙肾上腺素   ——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对α受体几乎无作用。1.兴奋心脏——“三正”。   激动β1受体,表现正性肌力、正性频率、正性传导作用,兴奋心脏作用比肾上腺素强,但对正常起搏点作用较强,而较少引起心律失常。2.扩张血管   通过激动β2受体,主要扩张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对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扩张作用较弱。3.影响血压①小剂量:使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增大。②大剂量: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主要是静脉强烈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4.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作用比肾上腺素强,也能抑制组胺和炎症介质释放,但不能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5.其他: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使血糖和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组织耗氧量增加,治疗量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基本无影响。   1.支气管哮喘: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房室传导阻滞:能加速房室传导,一般采用舌下或静滴给药。3.心脏骤停:适用于心室自身节律缓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衰竭并发心脏骤停,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4.休克:在补足血容量情况下,用于抗中毒性休克,但已少用。      以心悸、头晕、皮肤潮红等常见。支气管哮喘病人如用量过大,可能产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

多巴胺(DA)——α、β1+DA受体。

激动α、β1受体及外周DA受体。1.兴奋心脏:激动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对心率影响不明显,较少引起心悸和心律失常。2.舒缩血管   小剂量激动DA受体,使脑、肠系膜、肾血管等扩张。   大剂量激动血管α1受体,导致血管收缩。3.升高血压   治疗量:兴奋心脏及舒缩血管的综合作用,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脉压差加大。   大剂量:激动α1受体,收缩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4.改善肾功:激动肾血管多巴胺受体,使肾血管舒张,肾血流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休克+肾衰.   用于感染、创伤引起的休克,但必须注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对于休克伴有心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者尤为合适。   此外,可与利尿药合用治疗急性肾衰竭。麻黄碱      能激动α、β受体,并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而间接发挥作用。1.对心血管、支气管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作用较弱、缓慢而持久。2.对CNS兴奋作用较强。3.短期反复应用产生快速耐受性。问羟胺(阿拉明)激动α受体,对β1受体作用很弱。也可通过促进神经末稍释放NA而发挥作用。   本品收缩血管,兴奋心脏,升高血压,作用弱而持久,对肾血管收缩作用也比NA为弱。本品不易引起心律失常及少尿等不良反应,可肌注。主要代替NA用于各种休克早期。多巴酚丁胺   对β1受体的激动作用强于β2受体,故属于β1受体激动药;对α1受体有微弱的作用。本品加强心肌收缩力,但心率加快不明显,对血管影响轻微。

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一、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立其丁)与儿茶酚胺类竞争α受体,故又称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1.舒张血管阻断α1受体和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导致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2.兴奋心脏能使心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其作用机制是:①舒张血管,血压下降,反射性兴奋心脏。②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促进神经末梢NA释放。   同样都是兴奋心脏,机制不一样

药物类型

机制

1.阿手托品

M受体阻断剂

阻断M受体

2.去甲肾上腺素

α受体激动剂

激动β1受体(微弱兴奋)

3.肾上腺素

αβ受体激动剂

激动β1和β2受体

4.异丙肾上腺素

β受体激动剂

激动β受体

5.酚妥拉明

α受体阻断剂

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

3.其他:拟胆碱作用、组胺样作用。1.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2.局部浸润注射对抗NA时药液外漏引起的血管强烈收缩。3.抗休克,目前主张NA和酚妥拉明合用治疗休克。4.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5.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二、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心得安)β受体阻断作用较强,无内在拟交感活性。阻断心脏β1受体,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和输出量减低,冠状动脉血流量下降,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肾素释放减少,血压下降。阻断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支气管阻力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临床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1.抑制心脏功能: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2.反跳现象:长期使用而突然停用,可产生高血压、快速型心律失常、心绞痛加剧等。3.一般反应:出现恶心、腹泻、乏力、多梦、失眠、皮疹等。   糖尿病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及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噻吗洛尔(噻吗心安)β受体阻断作用显著强于普萘洛尔,常用其滴眼剂降低眼压治疗青光眼,局部应用时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阿替洛尔   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对血管及支气管的影响较小。无膜稳定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美托洛尔   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及心律失常。   (三)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阻断α、β受体。对β1及β2受体阻滞作用相似,对突触后膜α1受体也有选择性阻断作用。主要用于中度至重度高血压,静注可用于高血压危象。卡维地洛   阻断α、β受体,无内在活性。此外还有抗氧化及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用于高血压、某些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等。

更多药理学复习??

药理学丨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丨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理学丨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理学丨抗菌药物概论

药理学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药理学丨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菌药物

药理学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类

药理学丨抗真菌药

药理学丨抗病毒药

药理学丨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

药理学丨抗寄生虫药

药理学丨抗恶性肿瘤药

药理学丨抗恶性肿瘤药

药理学丨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药物

姜少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vkw.com/wadzz/10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