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饮食 > CMIT周刊协和疑难病例命悬一线的 >
CMIT周刊协和疑难病例命悬一线的
点击上方“CMIT大会” 心功能Ⅱ级(Killip分级)
意识丧失原因待查
陈旧脑梗死
高血压病
诊疗经过1冠脉造影根据心电图表现,入院后首先行冠脉造影检查。
LM中段-末段瘤样扩张,LAD开口瘤样扩张,发出第一对角支(D1)后%闭塞,D1在远段为LAD远段供血
LCX起始部瘤样扩张,近段%闭塞
RCA起始部瘤样扩张,近段%闭塞,起始部小分支为RCA远段供血
造影提示冠脉三支主要血管近段瘤样扩张之后狭窄闭塞,考虑患者较为年轻,不能单纯用动脉粥样硬化解释,因此未行介入治疗。拟进一步完善检查。
2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5×/L,HGBg/L,PLT×/L
尿常规+沉渣:微量蛋白1.0g/L,24hr尿蛋白0.61~1.06g
肾功能:Cr80~μmol/L,K4.0~4.8mmol/L,UAμmol/L
血脂:LDL-C1.11mmol/L,TC2.49mmol/L,TG2.14mmol/L,HDL-C1.1mmol/L
心肌标志物:cTnI6.1ug/L(峰值),CK、CK-MB正常
BNPpg/ml
HbA1c5.4%,HCY15.7μmol/L
甲功2:正常
铁4项:Fe60.5μg/dl,TIBCμg/dl,TS22.6%,Ferng/ml
hsCRP5.92mg/L,ESR49mm/h
补体、Ig、RF(-);TB-SPOT(-)
ANA3项、抗ENA抗体:(-)
ANCA、抗磷脂抗体谱均阴性;抗GBM抗体阴性
乙肝5项:HBeAb、HBcAb、HBsAb阳性
易栓全套、肿瘤标记物均阴性
超声心动图: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下后壁内膜回声增强,无运动,室间隔基部运动减低),左室增大(LVEDd57mm),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双平面法LVEF42%,轻度二、三尖瓣关闭不全。
下肢动脉超声:右侧股总动脉及双侧胫前动脉内中膜增厚,右侧胫前动脉弥漫性狭窄,左侧胫前动脉中下段闭塞。
头颈CTA:右侧椎动脉闭塞。
头颈CTA
腹主动脉CTA:脾动脉及双肾动脉远端管腔狭窄,可见小侧支循环开放;肝总动脉及其分支闭塞,周围多发细小侧支循环开放;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及双侧髂内动脉多发管腔不同程度狭窄。
腹主动脉CTA
3神经科会诊对神经系统问题,请神经科会诊,会诊意见:
?意识丧失考虑癫痫发作可能性大,与全身疾病累及颅内有关。
?既往脑梗死部位为左侧中脑(MRI左侧中脑大脑脚长T1长T2信号),梗死可能为局部小血管闭塞所致。
4病例分析病例特点
青年男性,慢性病程,临床表现为:(1)心血管系统:活动后胸闷、胸痛,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夜间不能平卧;血压升高;(2)神经系统:反复意识丧失伴双眼凝视、肢体抽搐,突发一侧肢体麻木、肌力下降、言语不清;(3)泌尿生殖系统:蛋白尿,血Cr轻度升高,睾丸疼痛。根据检查结果,上述临床表现可以用全身多发动脉病变来解释,此外,炎症指标明显升高。
鉴别诊断
全身多发动脉病变一般从血管病和血管炎两方面考虑,本例患者属于哪一方面?
青年男性可能的血管病包括早发动脉粥样硬化、肌纤维发育不良(FMD)或放射治疗后血管病变。患者无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例如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等),血管病变形态不支持FMD,无放射治疗病史。同时炎症指标明显升高,提示血管炎可能。
系统性血管炎根据其累及的血管范围和伴随疾病可分为大血管炎、中血管炎、小血管炎、变异性血管炎、单器官血管炎、伴随系统疾病及其他病因的血管炎等。本例患者属于哪个分类?
患者无其他系统性疾病临床表现,无自身抗体阳性,主要病变为主动脉的分支及肌性动脉病变,因而属于中血管炎。
中血管炎常见的疾病有结节性多动脉炎、川崎病。本例患者是哪一种?
川崎病急性期有发热和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全身血管炎,好发于冠脉。冠脉表现:急性期多发冠脉扩张伴狭窄,慢性期冠状动脉瘤形成,多发钙化。本例患者既往无高热等病史,无血管钙化,除外川崎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中、小动脉全层的坏死性血管炎,随受累动脉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多样,以肾脏、心脏、神经及皮肤受累最常见。本例患者冠脉病变明确,腹腔多发中等动脉病变明确,睾丸痛,乙肝血清学阳性,符合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诊断标准。
5治疗方案免疫科会诊
系统性血管炎诊断明确,具体分类为结节性多动脉炎。
建议应用糖皮质激素1mg/kg每日1次,并加用环磷酰胺0.4g每周1次。
患者冠脉病变重,应尽快行相关治疗。
心外科会诊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重,有尽早CABG指征。
但是考虑:目前炎症控制时间短,CABG术后短期预后不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围术期感染、伤口不愈合风险大;颅内病变,CABG围术期及术后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再发等原因,认为手术风险极大。
优化药物治疗
权衡利弊后,给予优化药物治疗,稳定患者情绪、改善睡眠、抗栓、降低心肌耗氧。因停用抗凝药物后症状反复,遂加用口服抗凝用药。最终出院带药如下:
阿司匹林0.1gqd
华法林3mgqd(INR2~3)
美托洛尔95mgq12h
单硝酸异山梨酯60mgqd、尼可地尔1#tid
福辛普利10mgqd
呋塞米10mgqd、螺内酯20mgqd
阿托伐他汀20mgqn
强的松60mgqd、环磷酰胺0.4g1/wiv.
氯硝西泮0.5mgqn
出院诊断
结节性多动脉炎
冠状动脉病变(左主干+三支病变)
陈旧性心肌梗死
稳定性心绞痛
多发动脉狭窄或闭塞(右侧椎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双侧髂内动脉、双肾动脉分支、双侧胫前动脉)
脾梗死
肾梗死
陈旧性脑梗死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随访情况4个月后随访
可缓慢步行米或上2层楼。ESR、hsCRP恢复至正常范围。UCG:LVEDD54mm,左室下后壁运动略减低,LVEF60%。双核素显像:原左室部分下壁中部血流灌注完全恢复正常,下壁基底心肌血流灌注较前明显改善,PET显像可见心肌存活。
专家讨论1.结节性动脉炎与大动脉炎如何区别?结节性动脉炎会累及升主动脉吗?
徐东(医院风湿免疫科):大动脉炎通常分为大动脉炎、中动脉炎、小动脉炎。一般来说,小动脉炎可以出现中等血管病变,中动脉炎可以出现大血管病变;但是大动脉炎不会出现中等血管受累,中动脉炎不会出现小动脉受累。结节性动脉炎累及升主动脉很少见,但是从机理上是有可能出现的。
2.对这个患者后续的血管如何处理呢?是否需要血运重建呢?
徐东:对于结节性多动脉炎患者,若疾病处于活动期,血运重建可能对血管有刺激作用,加重血管炎症,故如保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则不行血运重建,如果患者胸痛症状仍较为严重,且出现心衰症状,则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结节性多动脉炎属于罕见疾病,之前的延误诊断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理解的。本例患者较为年轻,其实在早期出现脑梗的时候就应该引起重视,如果明确诊断,预后可能完全不一样。
本例诊断明确,原发病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病情,减轻炎症,以防止出现其他系统的病变;但是对于已经出现狭窄或者扩张样病变,即使再给予针对原发病的治疗,病变也不会有明显改善。因此,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针对冠脉病变的搭桥或介入的治疗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例提示,目前专科分类较细,对于任何一个专科,如果病情不能用常见原因解释,就需要多方面考虑,早期会诊、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徐东教授总结道
欢迎探讨
1.针对本例患者冠脉病变,下一步治疗如何考虑?
2.临床上,您有没有遇到类似病例呢?
望您不吝笔墨,在下方写留言发表您的见解,一起参与讨论~
涨知识血管炎分类
血管炎分类-RevisedChapelHill会议共识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累及冠状动脉影像学表现的特点为:(1)累及多支冠状动脉,通常为三支病变。右冠状动脉是最常累及的血管,动脉瘤最常形成的部位是右冠状动脉近、中段。也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阴性的病例,考虑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2)病变弥漫,冠状动脉的中远段,甚至中小分支血管均可受累。(3)动脉瘤样扩张、动脉瘤伴血栓形成、节段性狭窄为常见的表现,极少数可形成冠状动脉夹层。
PAN诊断标准(ACR)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4公斤;
网状青斑;
丸疼痛或压痛;
肌痛(不包括,肩部和臀部的腰带),乏力,或多发性神经病;
单发或多发性神经病;
新发舒张压大于90mmHg;
血清尿素氮水平升高>40mg/dL或14.3mmol/L,肌酐1.5mg/dL或mmol/L;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抗体(+)或抗原血清学(+);
动脉造影或影像异常,排除非炎症性疾病;
活检:中小型含多形核细胞动脉。
诊断要点
(1)典型的血管病理改变
(2)典型的中小动脉受累的影像异常:瘤样扩张伴狭窄,炎症指标升高可明确诊断
整理:郭淑娟
审校:冯斯婷
监制:蔡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