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肺血管病团队专家介绍

医院肺血管病团队是以我院国家重点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个专业方向“肺血管病专业组”为依托,联合心外科、介入科、影像科、超声科、医学研究中心等共同组成的团队。临床方面,作为国内顶级的专业方向,每年接诊及住院诊疗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新发肺血管病(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等)数百人,为患者提供内科、外科、介入等全方位的诊疗,参与国内肺栓塞指南的制定;科研方面,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并拥有北京市呼吸和肺循环重点实验室,每年发表多篇SCI论文,每年培养多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教学方面,每年举办《全国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学习班》,出版《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教程》等专著。本推送简单介绍各位专家及专家门诊时间。

内科专家:

杨媛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管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及呼吸危重症的临床诊疗工作,自年以来主要从事肺栓塞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参与制定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草案)》和《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在肺栓塞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主编《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教程》,并参编《肺循环病学》、《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多部专著。

专家出诊时间:每周一、周四下午。特需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邝土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血栓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刊》第八届特邀编委,RespiratoryCare审稿人。擅长呼吸危重症与肺血管病的诊治。年起负责肺栓塞门诊患者的随访工作,规范肺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近年来参与5项国际多中心研究课题,主要是新型抗凝药物在治疗急性肺栓塞和新型靶向药物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随机对照研究,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进一步提高肺栓塞诊治水平的研究,负责北京市科委特色课题1项,副主编教材1部。

专家出诊时间:每周五全天。

龚娟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栓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审稿人,《VascularandEndovascularSurgery》审稿人。医学硕士,临床工作10年,擅长肺栓塞、各类型肺动脉高压、肺大动脉炎的诊治,系统性疾病肺部损害的诊治。主持首都医科大学科研培育基金1项,发表SCI及核心杂志论文7篇,参编论著1部。

杨苏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临床工作7年,发表SCI及核心杂志论文6篇,参编论著1部。

李积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临床工作7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医管局科研课题等,发表SCI及核心杂志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4部。年入选北京市医管局“青苗”人才计划。北京医师跑团核心成员,马拉松赛事医疗保障经验丰富。

外科专家:

刘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手术治疗,即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获北京市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专家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顾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手术治疗,即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委、医管局等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专家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介入专家:

王剑锋,首都医科大学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后。中华放射学会介入专委会综合介入组委员、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急症微创治疗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血管内治疗分会委员、医院学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编委。擅长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大动脉炎等肺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及首发基金重点等课题。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与编写专著译著5部。

专家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影像科专家:

杨敏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兼心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兼副总干事,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委兼技术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影像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影像学组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副主任。《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杂志编委/通讯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发表论文近78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4篇。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四项。

马展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北京放射学分会心血管组委员,心血管CT论坛中国区委员,中国心血管联盟特聘专家。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影像方面的诊断工作。已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一部,为《肺血管病多排螺旋CT诊断与成像》,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副主编一部《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实用教程》,杨媛华教授主编。参编专著3部,分别为《循环疾病学》王辰院士主编,《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学》戴汝平教授主编,《肺动脉高压诊治》,王辰院士主编等。

专家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周二上午。

郭晓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胸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擅长心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尤其对肺血管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自年起先后参与国家“十五”及“十一五”肺栓塞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影像技术在肺栓塞精细化诊断中的应用,发表了多篇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相关的文章,现为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影像学组委员,THORAX中文版青年编委。目前参与多项国家级及北京市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40多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有关呼吸及循环的专著四部。

专业门诊:每周三、四上午

刘明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住院医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心血管影像临床诊断和研究工作,参与多项课题研究,目前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

超声科专家:

李一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心脏超声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病因学、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随访中的作用研究及胎儿超声心动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vkw.com/ways/1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