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病因 >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好声音肾动脉受累的多 >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好声音肾动脉受累的多
作者:陈哲田新平
本文刊于:中华内科杂志,,56(9):-
年7月KidneyInt在医院风湿免疫科田新平教授、曾小峰教授的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肾动脉受累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ChenZ,LiJ,YangYJ,etal.TherenalarteryisinvolvedinChineseTakayasu′sarteritispatients.KidneyInt,]。首次探讨了肾动脉受累的TAK患者的临床特点。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至医院住院治疗的例TAK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动脉受累情况均经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证实,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制定的TAK的分类标准。例患者中例出现肾动脉受累。狭窄是最常见的肾动脉受累模式,约占所有肾动脉病变的78.1%。与未合并肾动脉受累的TAK患者比,合并肾动脉受累者起病年龄更小[(23.50±9.60)岁比(25.56±9.50)岁,P=0.],更易合并高血压(74.6%比28.1%,P0.),亦更易出现心力衰竭(22.4%比7.4%,P0.)和肺高压(19.9%比9.5%,P=0.)。估算GFR(eGFR)随肾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下降(P0.);TAK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与肾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P0.)。符合Ishikawa′sⅡb/Ⅲ标准[1]的TAK患者更多见于肾动脉受累者,提示肾动脉受累者的病情更重。多因素分析显示,起病年龄24岁(OR=6.,P0.)、病程19个月(OR=8.,P=0.)及肾动脉受累(OR=8.,P0.)是TAK患者肾功能异常(eGFR90ml·min-1·1.73m-2)的独立危险因素。7例进行肾穿刺组织病理不仅能看到肾脏缺血的表现,还看到了肾小球本身的炎症,说明少数TAK患者除了主动脉及其分支以及中等大小血管受累外,小血管也有可能受累。科研思路TAK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系统性血管炎,多见于亚洲青年女性。肾动脉受累约见于我国50%的TAK患者[2]。但对TAK合并肾动脉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缺乏系统和详细的了解。目前除肾动脉受累患者更容易合并高血压外,对肾动脉受累TAK患者临床特点知之甚少。为此,针对TAK肾动脉受累临床医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常见于老年人[3]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疾病(AVRD)的肾动脉狭窄程度与eGFR水平无关,且经肾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肾功能亦无改善[4]。然而,TAK患者的肾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eGFR间的关系因缺乏研究而不明确。本研究首次发现,与AVRD患者不同,肾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的TAK患者,其eGFR水平越低。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除发病年龄、病程外,肾动脉受累是TAK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及早纠正TAK患者肾动脉狭窄,可能有助于保留患者肾脏功能。
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是TAK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5]。本研究发现,合并肾动脉受累的TAK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更低,更容易合并心力衰竭,提示预后更差。与特发性高血压患者类似,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TAK患者更常见的心力衰竭类型。肾动脉受累的TAK患者容易合并心力衰竭除与高血压相关外,尚可能与易合并心肌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二尖瓣反流相关。
本研究显示,肾动脉受累TAK患者更容易出现肾脏及心脏功能障碍,提示预后更差。因此,针对此类患者,及早对肾动脉狭窄进行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脏及心脏功能,改善长期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