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病因 > 雷火灸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
雷火灸治疗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1中医认识
中医诊断为“脱疽”、“脱骨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形成是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造成。
内因:
①因脾胃虚弱,对饮食的营养吸收和运化,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水谷精微产生不足,体内卫气营运失调,对肢体远端络脉和孙脉机会缺少营济;②平时嗜好抽烟,喜吃麻辣、膏粱厚味、肥甘之食,胃肠易滋生热毒,热毒随经脉至肢体远端,壅塞在肢体的脉络及孙脉。
外因:
①在这种情况下,若人感风寒,发烧,病毒就容易在失去滋养的或热毒壅塞部分的肢体远端相搏击,而使脉络发生阻塞,变生肢体疼痛麻木,行走困难;②突遇寒湿之邪,使已受阻塞的肢体远端脉络运行完全受阻,壅塞而发生热毒,进而产生肢体肿胀疼痛、麻木,步履困难。
内不能通利济养,湿热内生,不能外泄,外感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及四时不正致邪气,直接或间接进入侵袭人体,本已肢体末端血运受阻,此时就完全造成孙络脉受阻,肢节的机体组织和骨组织灸失去了济养,发生组织坏死,骨节脱落;肢体发凉,怕冷,患肢出现皮色苍白、皮肤干燥、肌肉萎缩、指甲生长迟缓、趾指毛脱落等营养不良情况,寒湿壅盛而化热,患部可发生红肿,肌腐化脓,甚则发生高热,肢节失营而枯死或变成坏疽,若是身体体抗力差,高热持久疼痛可致使身体消瘦,精神萎靡,不思饮食,昏迷等,危及生命。
这是一种肺感染性的络脉和孙脉阻塞性肢体疾病,并伴有神经受累出现,若不及早给予治疗,采取措施,就会发生趾指和手脚肢节坏死脱落。故中医诊断为“脱疽”、“脱骨疽”,祖国医学早在年前就有了本病的总结论述,《灵枢·痈疽》中记载:“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此病多发生在劳动人群中,如农民、运输工人、嗜抽烟者,好发年龄20-40岁之间。
2西医认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疾病,伴有继发性神经改变,主要发生于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以下肢尤为多见。
1.临床症状
(1)多在寒冷季节发病,病程长而反复,病变常从下肢肢端开始,以后逐渐向足部和小腿部发展,单独发生上肢者少见。
(2)其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或坏死。
2.辅助检查
(1)超声血管检查:患侧动脉搏动幅度降低,小于正常平均值的1/3或本人健侧肢体值得2/3;重者不到搏动曲线,呈一直线。
(2)动脉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确定阻塞的部位、范围、程度,以了解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3)须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其他动脉病相鉴别。
3雷火灸治疗
治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促进脾胃吸收健运功能。并随时注意去掉药灰,保持火头火红。
1.早期:若病情发生肢体发凉,酸冷胀痛,肤色发白,如肌肉萎缩,跛行时,趺阳脉呈细或弱,舌质淡红,边缘有瘀斑,脉细涩,昼夜抱膝而作,夜间疼痛加剧。治疗以通利气血,活血化瘀止痛为准则。
患趾、患足背及足心
足三里、气海、关元、神阙
(1)用温灸法。点燃1支灸药,装入单头式灸具内,距离皮肤患足趾3-5cm,在患足先灸患趾,每晃动8次为1壮,每壮之间间歇5秒钟,反复灸至足趾微红为度,再把灸移向患足背及足心,灸法同上,灸至皮肤微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2)再灸足三里、气海、关元、神阙,用小螺旋灸法,距离皮肤2-3cm,旋转8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皮肤,每穴灸8壮。
2.中期:患趾指发生肌肉萎缩,趾指毛脱落,肌肉干性坏死,变黑,治则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和营卫,须用外科手术切除患处。
患侧(趾指、足背、足掌部)
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
(1)切除后受累的足趾采用温灸法。点燃1支灸药,装入单头式灸具内,距离皮肤患足趾3-5cm,做熏疗,每移动来回为1次,每8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皮肤,灸足背与足掌部,灸至皮肤微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2)再选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用小螺旋灸法,距离皮肤2-3cm,旋转8次为1壮,每穴灸8壮。
3.后期:患肢端腐烂恶臭,五趾相传感染,肢端溃疡,疮周红肿,边缘不清,肿痛剧烈,发热,心悸烦躁、口渴,坐卧难安,趺阳脉消失,舌红苔黄。治则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活血化瘀,调和营卫。发烧溃疡期,内服清热凉血中药,还可结合西医消炎,抗感染药输液,每日清洗溃疡面,待高热炎症控制时,对不能存活的坏死肢节做切除术。切除后,还有余肿未消,肢体酸胀疼痛,这时方可使用雷火灸治疗。
患肢余肿部位
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血海、三阴交
(1)点燃1支灸药,装入单头式灸具内,用温灸法,熏患肢余肿部位,距离皮肤3-5cm,灸至皮肤微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每移动灸8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皮肤;
(2)再选用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用小螺旋灸法,距离皮肤2-3cm,旋转8次为1壮,每穴灸8壮。
每日灸疗1次,每月为一个疗程,疗效要以1-2个疗程作为观察得结论。
灸疗法可以影响血流量和血黏稠性,这个实验,有的灸疗专家通过老龄性血流量和血粘稠性的调节,已经作出了实验证明,实际上雷火灸的热辐射力在手法移动时,它有推动血流的动力,又有热效应扩张动静脉血管壁的功效,故雷火灸在局部患处施灸,具有温通血脉、驱寒逐邪的功效,可达到气血通利,改善血液供应的目的。选用神阙、关元、足三里,以滋补脾胃,胃肠吸收水谷精微,营卫得以正常滋生,肢体得营血供应,患趾得以复生。若遇坏死疽,要加灸血海、三阴交,以滋阴凉血,养阴扶正。
本病尤其要注意把握好时期,灸疗运用结合越早,病情好转越快。若病情严重,诱发全身性高热,须配合西医或中医内服药治疗。
15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