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检查 > 花季少女中风原来是大动脉炎作怪 >
花季少女中风原来是大动脉炎作怪
肖某是一名大学生,去年十月份突然出现一过性不能言语伴右上肢乏力,持续数分钟后自行好转,没有引起重视,过了一周后早上被同学发现摔倒在地,右侧肢体偏瘫,意识丧失,难道是中风了吗?医院就诊,查头颅CT提示脑梗死,予静脉溶栓等治疗后神志慢慢恢复,进一步检查发现左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右侧颈总动脉严重狭窄。诊断为大动脉炎,给予激素等治疗后好转。什么是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Takayasusarteritis,TAK)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甚至发生动脉瘤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亚洲等地区的年轻女性,20-30岁是发病高峰,俗称为东方美人病。
TAK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易导致残疾的危险因素有心力衰竭、脑缺血、脑梗死等。
TAK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总的来说与自身免疫、内分泌、环境因素、遗传、炎症等相关。研究表明结核分支杆菌及病毒感染可能是重要诱因。
TAK是一种全身性动脉炎,主要累及主动脉、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滋养血管严重炎症是TAK特征性改变。最早的病理改变是血管内膜及中膜的炎性肉芽肿。炎症最终导致内膜钙化,是TAK慢性阶段的特征。大动脉会有哪些临床表现?TAK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早期诊断难,误诊、延迟诊断率高。如果一个年轻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高血压,双臂压力差超过10mmHg,外周脉博减弱或缺失,肢体跛行,动脉杂音,心绞痛,颈动脉痛,ESR、C反应蛋白升高等,需警惕TAK,进一步行血管超声、动脉CTA、MRA、血管造影等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大动脉炎如何治疗?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主要治疗手段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及手术治疗等。随着生物制剂的出现,TNF-α拮抗剂、IL-6受体拮抗剂及抗CD20单克隆抗体等治疗TAK,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改善病人的预后。END撰文=曾志鹏编辑=陈子倩审核=凃巍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