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检查 > 与时间赛跑成功救治36小时的下肢动脉急性 >
与时间赛跑成功救治36小时的下肢动脉急性
下肢动脉急性栓塞指栓子从心脏或近心端动脉壁脱落,被血流冲向远端,阻塞动脉血流,导致组织、器官缺血甚至坏死的病理过程。下肢动脉栓塞绝大数来源于心脏,常合并房颤。下肢动脉栓塞多发生在动脉分叉部位,股动脉、髂动脉是常见栓塞部位。下肢动脉栓塞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威胁肢体存活及生命。
18:30分刘林志主医院转过一个右下肢疼痛36小时的患者,体查:右下肢远端肢体苍白,触痛明显,右侧股动脉搏动消失,皮肤温度冰冷。典型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刘林志主任指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与缺血时间和侧支循环的代偿相关。
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肢体急性缺血的6P症:1.疼痛(Pain)2.苍白(Pallor)3.脉搏消失(Pulselessness)4.麻木(Paresthesia)5.运动障碍(Paralysis)6.皮温变化(Poikilothermia)。其腹主、髂、股和腘动脉栓塞后,下肢总存活率75%-82.5%,其中发病14-24小时内,肢体存活率67%,12小时以内手术者,肢体存活率81%,6小时以内手术者,肢体存活率95%。目前患者急性病变长达36小时,肢体存活率,岌岌可危。
病情紧急,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尽快开通栓塞的下肢动脉,避免缺血的时间进一步延长,导致肢体坏死,甚至截肢。虽然此时我们已经忙碌了一天,但为了避免肢体坏死及血管血运重建,我科开启了急诊取栓的战斗号角。在刘林志主任带领下我科团队很快为患者实施右下肢血管切开取栓,重建动脉血运。造影:右下肢髂总动脉及远端动脉,未见造影剂显影,提示没有血流。先使用球囊导管进行近端血管的拉栓。球囊导管拉栓后造影:近端血管血流建立。
再进行远端股浅动脉及腘动脉的拉栓,拉栓后复查造影,血流通畅。取出血栓长达30厘米。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在身负20斤铅衣下及持续放射线下,反复通过导丝、球囊导管拉栓,最终硬生生趟出一条“血路”。上,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血管通了;下,腘动脉,膝下血管也通了,更为神奇的是患者立马疼痛缓解了,小腿有发热的感觉并且远端的脚趾头也有感觉了。术中取出的血栓长达30厘米。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肢体无坏死。总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关键之关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