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检查 > 医生帮面对晕厥患者,全科医生要做哪些 >
医生帮面对晕厥患者,全科医生要做哪些
在全科诊室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突发晕厥(Syncope)的患者,患者发病急,病情轻重不一,预后各有不同,作为全科医师应该如何对这一类急诊患者进行初级保健处理,如何在您的全科诊室对晕厥患者进行管理。我们通过2例晕厥病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病案分享
例1患者,女,28岁。由其同事送到笔者所在全科诊室。据患者的同事介绍,患者在工作时突然晕倒。目击的同事说她从椅子上滑倒,不省人事约几秒钟。患者主诉自己先感到恶心,并且预感她可能会晕倒。
患者无胸痛,心悸,气短。3年前有过一次类似发作。既往史无特殊,无心源性猝死家族史,无烟酒嗜好,无药物滥用和吸毒史。
体格检查:血压/80mmHg,心率80次/min,血氧饱和度98%。体检无异常,未见躯体外伤。
例2患者,男,68岁,妻子在洗浴室发现他不省人事(发作时间不确定)。患者说在晕倒前一切正常,没什么不适。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父亲在65岁时有心肌梗死病史,母亲有糖尿病病史;无烟酒嗜好,无药物滥用和吸毒史;目前口服氢氯噻嗪,赖诺普利。
体格检查:血压/90mmHg,心率70次/min,血氧饱和度97%。意识清楚,下颌有摔伤痕迹,其他均无明显异常。
专家解答
导致晕厥的常见病因
《年欧洲晕厥诊治指南》定义晕厥是一过性脑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T-LOC),以发病迅速、持续时间短、可完全自行恢复为特点。导致晕厥的病因有很多,包括心源性晕厥(如心血管疾病)、神经介导所致晕厥(如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直立性调节障碍所致晕厥(如直立性低血压)、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高血糖、糖尿病血糖控制过低)等。
病例1诊断为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病例2诊断为心源性晕厥。
晕厥患者的病史资料采集
在临床环境中采集晕厥患者的病史要注意什么。首先仔细聆听患者的述说尤为重要,因为通过患者所描述的病史资料,我们可以得出85%的病因诊断。其次要了解与晕厥相关的疾病线索:既往发作史;目击者所描述的事件特征;诱发因素;发作前、中、后的表现;家族史。
晕厥患者的初级保健处理原则
ROBERTL指出晕厥患者有总体死亡率增加的风险,同时心源性疾病导致的晕厥能使其死亡风险加倍;而神经介导(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和直立性晕厥没有风险的增加。因此晕厥患者不要遗漏心源性病因。作为全科医师要收集相关疾病线索,善于识别导致晕厥的不同病因,做出不同的全科处理措施。
在全科诊室遇见的晕厥患者要作出合适的风险评估,对于符合以下标准的低风险晕厥患者不建议进一步医疗处理:年龄<50岁;无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心电图正常;病史和症状符合神经介导或直立性晕厥;无异常的心血管体征支持。病例1的患者符合上述低风险标准,在接下来的1个月、3个月、半年的随访中均正常,治疗效果良好。血管迷走性晕厥一般不用特殊治疗预后良好,在患者的全科管理中主要是对此类患者予以教育,让患者避免促发因素,如精神紧张、避免饥饿、疲劳、酗酒、久站、久坐等。如有出现突感无力、出汗、头晕眼花、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等晕厥前驱症状时立即平卧休息,平日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但要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如发作频繁,且越来越严重要立即就诊。
对于符合以下标准的高风险晕医院予以进一步评估和处理:伴有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合并有电解质紊乱、严重贫血等疾病;有悴死的家族病史;伴有心脏疾病高危因素的65岁老年人;伴有严重的器质性或冠状动脉疾病;其他异常心电图。
病例2的患者符合上述高风险标准,建议住院治疗,予以进一步的医疗评估。患者家属的随访和反馈提示,在患者入院2小时后电生理诱导出室性心动过速,介入心导管检查发现局限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予以放置支架等专科治疗后效果满意。
小结
作为全科医师首先要了解导致晕厥的病因,病例1和病例2的致病原因完全不同,因而处理思路亦不相同。要善于倾听患者及其家属对病史的描述,利用良好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来缩小正确诊断的范围。
在JohnMurtagh关于全科诊断安全策略模型中,明确提到在对患者评估时要考虑至少以下几个问题: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哪些重要的疾病不能被忽视?还有哪些可能的诊断?在对晕厥患者进行全科评估时切记不要遗漏威胁生命的晕厥原因,比如心律失常、心脏缺血、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子、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基于风险分层来决定是门诊治疗与还是住院治疗。参考美国旧金山晕厥风险评估标准,应及时识别晕厥患者的低风险或者高风险级别(如前所述),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转诊住院治疗。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有限责任公司作者:蔡祖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