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感冒却比感冒更严重的病父母一定要学会

最让父母觉得劳民伤财的事情就是:孩子又生病了!

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加上气温骤降,小孩子患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也迅速攀升。这时候,每当孩子出现咳嗽、流涕、腹泻、精神食欲差等表现时,90%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受凉感冒了,如果发生在秋冬季节,家长会更加确信不疑。

可你知道吗?有些疾病在发病初期与感冒的症状十分相似,但对孩子的危害却极其巨大。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延误了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一起看看下面这两个案例:

1、才1岁4个月的小倩(化名)已经反复发热7天了,本来以为她只是感冒了,可没想到孩子的手背竟然出现了红色皮疹,小倩的父母十分焦急,便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诊断后,发现她原来是得了川崎病。

2、家住江苏宿豫区的小聪(化名)连续发烧4天了,还伴有咳嗽,一直吃着感冒药,但却出现了更为奇怪的症状:开始怕光、流泪且双眼通红。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身上长了很多红色皮疹,经医生确诊后,原来孩子不是感冒而是患了麻疹。

案例中提到的川崎病、麻疹只要在发病初期就能正确的判断,并及时治疗,大多都是可以安全治愈的,但如果家长一时大意,也没有医生的明确诊断,可能真的会危机孩子的性命!

像感冒却比感冒更严重的疾病1川崎病相似之处:

反复发热、咳嗽、流鼻涕、精神食欲差。

不同之处:

1、发烧后,用抗生素及其它药物治疗3天~5天无效。

2、发热后3天内发生颈部淋巴结肿,直径超过1.5cm。

3、躯干部出现各种形态的红斑皮疹。

4、双眼发红,眼球结膜充血,但没有脓性分泌物及流泪。

5、嘴唇发红、皲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

6、手脚发红,手指、脚趾肿胀,10天后出现皮肤大量脱皮。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而且男孩多于女孩,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1。

近年来,川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专家分析,川崎病突然“高发”,除了与种族有关外,与城市越来越严重的工业污染也有一定的联系。

川崎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治疗时机,如果在发病10天之内,就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则有可能产生冠状动脉病变,危害孩子心脏。

防治措施:

如果发现疑似川崎病的症状,就要尽快就医。另外,还要避免孩子体力活动和剧烈运动,饮食上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

2猩红热相似之处:

发烧、畏寒、头痛、咽痛、恶心、呕吐。

不同之处:

1、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

2、面部充血潮红,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

3、舌被白苔,舌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

4、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可肿大,按压有痛感。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首先引起咽颊炎和扁桃体炎,在其产生的蛋白酶的作用下,使炎症扩散并引起组织坏死。同时由于细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的作用,可引起全身毒血症表现。

好发于5~15岁的儿童或青少年,冬春之季发病为多。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各种并发症,如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等疾病,如果孩子体质不好,严重的也可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

猩红热虽无疫苗可防,但抗生素治疗效果理想,及时确诊、治疗一般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日常生活中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家中要注意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麻疹相似之处:

发热、咳嗽、流鼻涕、腹泻、呕吐。

不同之处:

1、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皮疹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

2、高热不退,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

3、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常见的患儿好发年龄为1~5岁。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潜伏期约10天。

麻疹本身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引起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孩子多个脏器受损,出现心肌炎、脑炎、失明等严重并发症,特别当儿童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

防治措施:

通用的预防办法是注射麻疹疫苗。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一旦确诊患有麻疹,必须隔离治疗。

4水痘相似之处:

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呕吐、食欲减退。

不同之处:

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躯干部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

水痘是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传染病,好发于冬春两季,潜伏期2~3周。90%以上在2~10岁的儿童中传播,传染性极强。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

水痘是一种病毒感染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毒感染加深过后很有可能会引起脓疱疮、肺炎、脑炎、心肌炎、下丘脑综合征等疾病。

防治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预防水痘感染的唯一直接手段。如果发现孩子有水痘的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隔离治疗。

5中耳炎相似之处:

发热、畏寒、呕吐、腹泻。

不同之处:

孩子不肯吃奶、夜间啼哭、磨擦单侧耳朵、部分听力丧失或耳朵出现排泄物等症状。

孩子患上呼吸道感染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通过咽鼓管侵及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65%的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至少会受到一次中耳炎或其他听觉器官疾病的侵扰。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失聪甚至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

做好孩子的冬季防寒工作,注意孩子口腔卫生,积极预防感冒,避免病菌感染。如果发现孩子有疑似中耳炎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另外,提醒家长不要将某些中药或药片磨成粉的偏方吹进宝宝耳朵里,这是很危险的。

6急性扁桃体炎相似之处:

发烧,恶寒,咽痛。

不同之处:

昏睡、抽搐、便秘、呕吐、腰背及四肢疼痛。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黏膜及咽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好发于5岁以上的儿童,具有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各种并发症,如中耳炎、鼻窦炎、风湿热等多种疾病,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肾脏、关节等造成伤害。

防治措施:

平时孩子要多锻炼身体,远离有害气体、气温变化明显时注意保暖。生活中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隔离治疗。

除了我们上面介绍的这几种与感冒相似的疾病,还有很多秋冬高发疾病都伴随着咳嗽的症状,这里建议家长参考我们另外一篇文章:12种儿童秋冬季高发咳嗽,仔细分辨才能对症下药!(必须收藏)

孩子生病后别认为都是妈妈的责任,孩子更需要爸爸的关心!平时就缺席的孩子生活的爸爸们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们请到了积木宝贝国际早教首席教育官:罗静老师跟大家一起探讨:

孩子3~6岁,爸爸如何卷入?

参与每日互动话题讨论,优质留言将有机会获得父母在线准备的精美奖品!

昨天获奖的粉丝是:徐

请联系父母在线客服,领取奖品(一周内有效)!

今日互动话题:孩子生病,爸爸会经常在身边照顾吗?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用,请点赞支持哦!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治疗白癜风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vkw.com/wazlyy/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