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多变是何原因
患者王某,27岁男性,胸闷、胸痛1年余,眼红3月,发热、咳嗽1月。
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伴乏力,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发热、盗汗。
医院行胸部CT平扫:
主动脉CTA
医院考虑主动脉夹层,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置换术。术中见心包腔内淡红色积液,心脏表面纤维素条索与壁层黏连,心包增厚;主动脉外膜水肿,与心包黏连,主动脉管壁明显变硬变厚,弹性差。术后予强心、利尿等治疗,未再胸痛。
年11月
无诱因出现眼红、搔痒及胀痛,伴少许脓血性分泌物,无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对症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年12月
无诱因出现发热,Tmax38.5℃,伴咳嗽、咳少量白痰,偶有暗红色血丝痰;流涕、间断血涕;偶有胸闷、胸痛;左眼视力下降;无咯鲜血、呼吸困难等。当地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莫西沙星+美洛西林→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患者仍间断有38.5℃体温,咳嗽、咳痰及眼部症状无好转。
既往史、婚育史、家族史无殊。吸烟史6年,平均10支/日;饮酒史10年,社交饮酒。已戒烟戒酒1年余。
查体T:36℃P:86次/分R:13次/分SpO2:98%
RABP:左上肢/90mmHg右上肢/94mmHg
左眼球结膜充血、红肿;
耳鼻未见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双耳听力正常;
右侧桡动脉搏动较左侧稍弱;
双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及腹主动脉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
肺部、腹部查体无殊;
双下肢不肿。
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大致正常
炎症指标:
-ESR22mm/h
-hsCRP7.75mg/L
-IgG14.68g/L,IgA1.51g/L,IgM2.35g/L
-Ferng/ml
-C31.g/L,C40.g/L
感染指标:
-PCT<0.5ng/ml,
-G试验50.50pg/L,GM试验0.62μg/L,
-EBV-DNA、CMV-DNA阴性
-PPD试验阴性,T.SPOT.TB阴性
免疫指标:
-ANA18项、抗ENA4+7项:阴性
-ANCA:PR3-ANCARU/ml,IF-ANCA(+)C1:20,MPO-ANCA阴性
-RF99.1IU/ml
-IgGmg/L(80-mg/L)
影像学:
-锁骨下动脉超声:头臂干远心段狭窄可能性大,头臂干远心段管壁增厚,需除外大动脉炎所致;
-上肢动脉超声:右上肢动脉频谱呈狭窄下游改变
-腹主动脉超声、下肢动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眼底、OCT、视野等未见明显异常。
鼻窦冠状CT: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
头颈CTA
主动脉CTA
主动脉管壁/心包病理:
病变累及主动脉壁及其周围组织,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散在多核巨细胞,伴坏死及微脓肿形成。
病变符合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
血管炎分类
ChapelHillConsensusConference
Note:Thereissubstantialoverlapwithrespecttoarterialinvolvement,andanimportantconceptisthatall3majorcategoriesofvasculitiscanaffectanysizeartery.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ACR)等推荐将“Wegener肉芽肿”改名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withpolyangiitis,GPA)”。
GPA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变累及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其病理以血管壁的炎症为特征,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肾脏,通常从鼻黏膜和肺组织的局灶性肉芽肿性炎症开始,逐渐进展为血管的弥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临床常表现为鼻和副鼻窦炎、肺病变和进行性肾功能衰竭。还可累及关节、眼、耳、皮肤,亦可侵及心脏、神经系统等。该病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在5~9l岁,40~50岁是本病的高发年龄。
GPA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系统。典型的GPA有三联征:上呼吸道、肺和肾病变。
ENT-常为首发症状
?持续性流涕、鼻出血,甚至鞍鼻;
?咽鼓管的阻塞能引发中耳炎,导致听力丧失;
肺部受累-基本特征之一
?80%以上的患者将在整个病程中出现肺部病变;
?胸闷、气短、咳嗽、咯血及胸膜炎是最常见的症状;
?约1/3的患者肺部影像学检查有肺内阴影,可缺乏临床症状;
肾脏损害
?大部分病例有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红、白细胞及管型尿;
?无肾脏受累者称为局限型GPA;
?部分患者在起病时无肾脏病变,但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发展至肾小球肾炎;
眼部受累:可累及眼的任何结构,表现为结膜炎、角膜溃疡、视网膜血管炎等;
其他:皮肤黏膜、神经系统、关节病变等。
该患者经大剂量甲强龙+环磷酰胺治疗后,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关节痛及眼部症状明显缓解。
预后:
未经治疗的GPA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GPA的预后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通过用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和严密的随诊,能诱导和维持长期的缓解。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高龄、难以控制的感染和不可逆的肾脏损害。
Tips:
1.患者有上呼吸道症状,肺内出现结节、浸润及空洞影时,在常规筛查感染、肿瘤等疾病时,应考虑到血管炎的可能性。
2.大、中、小血管炎均可累及各种大小的动脉,只是相应血管炎更易累及相应大小的血管。小血管炎可以有大血管的受累。
下期题目
M/63
?主诉:咯血5天,加重1天。
?现病史:每日十余口鲜血,伴少尿,无发热、胸闷、胸痛等
?既往史:RA20余年
?化验检查:Cr,腹部bus:双肾大小正常
-11-24
-11-27
该患者肺部CT表现考虑为什么病?
欢迎留言讨论,解析详见下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