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第5版
第6章常见疾病的介入放射学治疗常规
6.2心脏与大血管系统疾病
6.2.12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导致顽固性高血压,长期狭窄缺血可导致肾萎缩、肾功能不全。原因很多,我国青年人以大动脉类和肾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最常见,老年人以动脉粥样硬化最多见。移植肾或外科手术后的肾动脉吻合口也可狭窄。肾动脉球囊扩张与肾动脉支架术的技术成功率达到90%-%。
适应证
(1)肾动脉狭窄,顽固性高血压内科药物治疗无效。(2)肾动脉狭窄率75%以上。(3)肾动脉狭窄并发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进行性加重者。(4)移植肾肾动脉狭窄,并发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
(1)术前常规准备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血糖、电解质、正位胸片、传染病四项、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全套和心电图。(2)术前特殊准备查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肾动脉、髂动脉和股动脉彩超、CTA或MRA,必要时颈动脉和脑动脉CTA或MRA。(3)介入操作程序经股动脉穿刺引入5F血管鞘,经鞘管引入5F猪尾巴导管至腹主动脉的肾动脉开口水平上方,完成主动脉和肾动脉造影。而后下拉导管至腹主动脉下端,完成盆腔动脉造影。然后更换8-9F血管鞘,引入肾动脉导引导管,经导引导管引入眼镜蛇导管(或肾动脉导管)和亲水膜导丝,二者配合选择狭窄肾动脉插管。若为大动脉炎或肌纤维结构不良性狭窄,设法通过狭窄段,引入0.inch加强导丝,沿导丝引入直径5-6mm的球囊导管完成肾动脉狭窄扩张成形术。若为大动脉炎节段性狭窄或动脉硬化性狭窄,将0.-0.inch加强导丝固定于肾动脉远端分支内,沿导丝引入球囊扩张式内支架,完成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
球囊扩张成形或内支架置入需要全身肝素化。
术后处理
日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3-6个月,出院前5-7d复查彩超,复查凝血全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查肾动脉彩超,必要时复查MRA或CTA。
介入小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