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传承有责张嗣兰名医工作室开展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年9月19日-20日,医院张嗣兰名医工作室专家张嗣兰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一行20余人驱车前往万盛黑山谷,在当地民间草药学家及我院退休中药制剂专家吴苏老师、金建初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了野外认药、采药活动。

9月19日下午14点,20名工作室成员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了茂密的森林,开启了一场索本求源的采药之旅。

淫羊藿、豨莶草、威灵仙、细辛、茜草、紫菀、黄独、菖蒲、隔山撬、见血清、黄精……这些临床常用药的草本形态在年轻医生的眼里却十分陌生,好在有老专家一一指导,就地取材,详解药物外形特点、生长特性、炮制方法、药味药性、临床应用等,为大家上了一节生动的中药课,填补了书本上缺失的重要一页。除了常见药物,此次活动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少见的中药,例如红藤、捆仙绳、七叶一枝花等,丰富了大家的见识、开拓了大家的眼界。翌日,工作室成员有幸前往参观当地药材基地,进一步学习了大量的中药知识。

活动过程中,工作室专家张嗣兰主任中医师结合采集的药物,实地传授了她从医40余载对部分药物的临床用药经验,分享了她学生时代野外认识药物、采集药物精彩经历和保存完好的两张珍贵照片。张老师并提出殷切希望,希望我们青年一代能把中医中药精华传承下去,造福于人类健康。

浩瀚的植物王国中,共有3万多种植物,其中药用植物超过三分之一,每种药物又因其生长、采集、炮制、配伍、应用的不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对中医药宝库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我们年轻一代中医人的职责,这正是此次活动的立意所在,也是工作室此类活动持续开展的源动力所在。一碗浓浓的自采的黄精煨鸡汤,为此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工作室成员纷纷表示从此次活动中获益良多,也更加明白传承创新责任。

医院周围血管(创面修复)科简介

医院周围血管(创面修复)科,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由重庆市名老中医彭厚荣创办,是重庆市成立最早、最具中医特色的周围血管病治疗专科。我科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全国闻名的以中医中药为主、局部外治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周围血管病的特色专科。年被批准为重庆市中医重点特色专科。科室保留了较多古方、验方及传统中医外治技术。运用黄马酊、白油膏、九华膏、银粉丹、紫草油、铁箍散等为代表的系列中药外用制剂,开展中医药特色突出的专科技术有黄马酊超声清创术、黄马酊干燥法、白油膏化腐生肌术、箍围蚕食术、中药化腐清创术、黄马酊透入疗法、中药熏洗法、中药溻渍疗法、中药贴敷疗法、中药箍围疗法、中药涂擦疗法等,配合针灸、艾灸、隔物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刺络放血、拔罐放血、皮内针等中医综合治疗技术,在治疗周围血管病及慢性创面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显著降低肢体的伤残率和截肢率,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维护了病人的身心健康。同时,我科能开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下肢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治疗、超声水刀清创术、负压封闭引流创面修复术、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创面修复术、邮票植皮创面修复术等各类西医先进技术。

常见病种:1、各种慢性难治性创面:糖尿病足、压力性损伤(压疮、褥疮)、血管性(动脉、静脉)溃疡、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术后慢性难愈合创面、其它医源性创面(肿瘤放化疗溃疡)等。2、外周动脉系统疾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多发性大动脉炎等;3、外周静脉系统疾病如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静脉炎、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深静脉血栓后综合症等;4、淋巴系统疾病如丹毒、淋巴水肿、淋巴管炎等。5、免疫性血管炎:变应性血管炎、结节性血管炎、白塞氏病、类风湿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血管炎、干燥综合征性血管炎、硬皮病性血管炎、红斑性肢痛症、结节性红斑等。6、其他:痛风性关节炎、蜂窝组织炎、手足紫绀症、雷诺氏病、网状青斑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vkw.com/wacs/1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