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医院 > 老年人ldquo走走停停rdquo >
老年人ldquo走走停停rdquo
家住萧山的金大伯今年75岁,这几个月一直被腿部疼痛所困扰,路也走不远,走一两百米就会感到两腿无力。前不久,金大伯腿部疼痛的症状越来越厉害,甚至痛得晚上睡不着觉,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金大伯两腿踝部以下血管搏动都已经消失,两足的皮肤冰冷,颜色已经发紫,趋于坏死的边缘。经下肢血管B超检查,医生发现金大伯两条腿的动脉血管内长了很多斑块,有几段动脉都已经堵塞了。金大伯的两只脚的血流严重受限,所以会出现腿部活动能力下降以及夜间左脚疼痛。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喆介绍,像金大伯这种情况需要尽早开通下肢血管,否则就面临截肢的风险。
住院后,经过增强CT等一系列检查,刘喆团队明确了下肢血管狭窄闭塞的部位和程度,经过充分的科内讨论和术前准备,先后两次为金大伯进行了血管介入手术,分别开通了闭塞的血管。术后当天,金大伯的脚痛就缓解了,两只脚的温度、肤色都恢复正常,金大伯终于睡了一个没有疼痛的好觉。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后影像对比
刘喆主任医师
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刘喆表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冠心病、脑梗死一样都是血管硬化性疾病,只是发生的部位不同。简单地说,都是由于血管堵塞,活动后肢体缺血缺氧加重,出现疼痛症状。这种疾病多发于男性,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由于缺乏足够认识,易被误诊为闭塞性脉管炎、骨质增生、风湿病或其他疾病,常得不到及时治疗。有的患者甚至因延误治疗而被迫截肢。长期患有下肢血管疾病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必须引起人们的警惕,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关键。如您有以下症状
那么您很有可能患有下肢动脉疾病
01
早期症状
下肢感觉发凉、麻木,腿部肌肉出现痉挛,俗称“抽筋”,应及早确诊。
02
运动后疼痛
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由于组织缺氧,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产生痉挛性疼痛。随着缺血加重,行走距离越来越短。
03
休息时疼痛
“静息痛”,下肢严重缺血的表现,即使在不运动的情况下,养分供应不能满足组织的需要而出现疼痛,尤其在夜间疼痛加重,必须积极治疗。
04
组织缺血坏死
坏死症状较轻时肢体会出现组织营养障碍、皮肤粗糙、脱屑或皲裂;汗毛稀少或脱落,指甲生长缓慢、增厚、少光泽,病情加重时,肢体发黑感染坏死,导致截肢,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饮食结构不健康、嗜好甜食、偏好满饱、过多摄入食盐、缺少运动以及体重超标等都易发生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血脂疾病,而糖尿病、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是下肢动脉疾病的四大杀手,医院作正规全面的身体检查,能够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诱发因素。当发现自己患有这些疾病时既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乱投医,医院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专家简介
刘喆主任医师
医院心内科主任,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曾多次在浙一、医院进修学习,曾赴英国伦医院交流学习。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工作,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诊治,尤其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各类心脏危重症抢救及介入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三下午,周五全天视频号
抖音号
品质骨伤科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