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危害 > 下肢疼痛麻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别怕, >
下肢疼痛麻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别怕,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60310/4784646.html老是感觉腿部麻木、疼痛,穿得衣服不少还感觉凉飕飕的,67岁的张叔以为自己得了风湿性关节问题,医院几个科室检查诊断,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没错,这是一种糖尿病并发症。而张叔确诊糖尿病已有12年之久,在此之前,他听说过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但从未听说过还有下肢血管病变这回事。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并发症?又该如何改善呢?一、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我们知道,动脉粥样硬化一出现,就没啥好事,人的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断加重,导致动脉下肢、堵塞的话会诱发心梗,同样的情形发生在患者的脑血管中,就会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在下肢血管中,就出现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以前,这种疾病也被叫做下肢动脉病变,但是由于非糖尿病患者出现栓塞、动脉炎也会导致动脉病变,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通常说的是下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一般来说,有的患者无症状,有的则会出现以下表现:下肢皮肤粗糙;下肢出现疼痛、麻木;下肢温度偏低,老是感觉发凉、发冷;间歇性跛行。相比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知晓率确实很低,据统计50岁以上的国人知晓率只有16.6%-33.9%。但其发生率并不低,5个50岁以上合并至少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会合并出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会增加糖尿病足、截肢的风险,还可诱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二、疾病的危险因素该病的病因是血糖升高,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该病的影响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重合:年龄>50岁;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情况;吸烟;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高血压;长期久坐;肥胖;动脉硬化疾病家族史。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如果想要远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除了降糖之外,应该主动远离所有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危险因素。张叔虽然没有相关疾病的家族史,但是他常年吸烟,而且每天至少抽一包,是小区出了名的“烟袋子”;而且他平时特别喜欢吃鸡肝、鸡心、鸭肠、猪肝等动物内脏,胆固醇水平偏高;退休之后很少外出,最多就是买个菜,经常在公园下棋一坐一整天。从张叔的生活习惯来看,他具备了很多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出现这种疾病,也在情理之中。三、改善下肢微循环,首选这3类药同样被诊断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王姨,在医生指导下,口服3个月相关的药物后,下肢疼痛、麻木等不适明显改善。得知消息的张叔特地向她来取经,王姨说,医生给她开了3种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前列地尔、沙格雷酯、西洛他唑。1、前列地尔:扩张血管前列地尔是一种前列腺素类药物,也就是前列腺素E1,能够抵抗血管内膜增生、保护血管内皮,扩张血管,改善下肢缺血,减轻患者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促进伤口或者溃疡的愈合,降低截肢的发生。同样具有扩张血管药效的药物还有胰激肽原酶、贝前列素钠等。2、沙格雷酯:抗血小板沙格雷酯能够抑制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管收缩,增加下肢血流量,减轻患者疼痛、发冷等症状。3、西洛他唑:扩血管+抗血小板西洛他唑能够抑制磷酸二酯酶,其作用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类似,具有很强的抗血小板作用。它在扩血管的同时还能抗血小板凝结,改善下肢缺血,延长间歇性跛行的距离。西洛他唑抗血小板,归根结底是影响血液流动。同样地,利伐沙班及依度沙班等抗凝血药物、巴曲酶及蚓激酶等促纤溶药也具有改善血液流动的效果。其实,除了以上3种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之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积极寻求医生的指导,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比如血糖始终控制不佳,传统的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的话,可选择注射胰岛素平稳血糖;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坚持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等恰当的降压药;合并有高血脂的患者,则需要规范服用他汀等调节血脂的药物等。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最新糖尿病标准修改,包括诊断标准和用药方案!你吃对药了吗?每周仅需口服一次的新一代降糖药:曲格列汀(Zafatek)二甲双胍,来自于草药!降糖药中的四大天王,造福广大糖尿病患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