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危害 > 听过心梗脑梗,你注意到腿梗了吗 >
听过心梗脑梗,你注意到腿梗了吗
王大爷今年快七十了,最近几天,他总感觉走路时小腿不舒服,走的时间长了还有凉、疼、沉、麻木的感觉,他就纳闷了:这三伏天也会得老寒腿?去医院一看,得,这可不是老寒腿,这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也就是俗称的“腿梗”。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为什么叫“腿梗”?因为它与心梗、脑梗发病原理相似,就是下肢的动脉发生了梗塞,下肢远端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肢体的发凉、麻木、溃疡甚至组织坏死。
这种疾病经常被忽视,像上面提到的王大爷,这是因为在盛夏发作了,才引起了疑问进而去就诊,如果发作在冬天,可能会理所当然地当做老寒腿自己买膏药贴贴就算。
1
腿梗为什么发生
中老年人“腿梗”病因各有不同,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但也可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外伤、动脉栓塞等引起,其临床表现大同小异,都是下肢发凉、麻木、行走受限,甚至出现皮肤溃疡等。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视累及动脉的平面而定,平面越高,病变范围越大。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据临床统计,“腿梗”病人的数量,约占血管外科病人的30%以上,其中60岁以上人群“腿梗”的发病率为18%,且有不断增加趋势。
原因何在呢?因为血管病变与“三高”有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几乎都有下肢血管硬化狭窄病变。
2
腿梗有哪些表现
“腿梗”比心梗更容易受忽视,因为这种病早期一般没有特殊症状,只是偶尔腿发麻、发凉、酸胀,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怕寒,当腿脚感觉发凉发寒时,也不会在意,所以病情越来越严重。进一步发展会出现间歇性跛行,最终可能导致足溃烂、坏死,甚至截肢。它的发病率、危害程度、治疗难度已不亚于心梗和脑梗。
这里说一下间歇性跛行具体的表现:步行一段距离后,无其他原因出现小腿无力、麻木、酸胀、甚至疼痛,不得不被迫停止走路,休息几分钟后症状消失,再次行走一定距离后症状再次出现。刚开始可能走-米,随着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加重,跛行距离也会缩短,甚至最后可发展到只能走50米、10余米。
当然,“腿梗”也有急性发作,即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其中80%至90%由心脏病引起。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或冠心病的中老年人,因房颤产生的附壁血栓脱落后,卡在下肢动脉某一分岔部位时,就会使血流产生阻塞,造成一条腿或两条腿血液供应中断,引起缺血、缺氧,导致下肢瘫痪或组织坏死。表现为剧烈疼痛、肢体发凉、麻木、活动受限,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这种情况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因为下肢缺血超过4至8小时,会发生不可逆性坏死,需要截肢。而且一旦病情继续发展,大量肌肉、组织坏死,毒素被吸收,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或中毒性休克等许多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3
腿梗的检查和治疗
所以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三高”人群,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间歇性跛行,切不可麻痹大意,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及早确诊,及早治疗,以免病情发展,进而危及生命。
检查方法有动脉压力测定、下肢动脉彩超、CTA、核磁共振(MRI)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肢体动脉狭窄与闭塞。必要时医生还会建议行动脉造影检查,向血管内注入在放射线下显影的造影剂,利用X线准确的显示血管内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目前治疗方法可分为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理疗和适当的功能锻炼;应用扩血管药物增加下肢血流;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防治下肢血栓形成、预防再狭窄等。
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动脉内膜切除术、自体或人工血管旁路术(即动脉搭桥)、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血管腔内超声消融术,其中,血管成形术已经比较普及,技术也较成熟。
(血管成形术:在造影设备的引导下,将导丝通过血管送入发生堵塞的部位进行球囊扩张,然后放入支架来疏通交通堵塞的血管)
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白癜风的发病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