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程度的计算公式

想阅读更多血压文章

点击标题下↑“血压频道”可选读

运动是抗动脉硬化的最有效的“良方”

动脉硬化指数公式

动脉硬化是人类老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人人都可以发生,只不过程度不一样,轻的不影响寿命,但是多数是危害生命寿限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年轻猝死者,多是在严重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重大事件。怎么知道您动脉硬化的程度那?告诉您一个公式: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这是医学界公认的衡量动脉硬化程度的标准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计算方法是:

  动脉硬化指数=[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HDL)

健康人的正常值为4及以下。

好,拿出您以前查体的化验单算一下了,如果您计算测得的数值为4的话,表示动脉硬化程度不严重或是应用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后在缓解,如果数值小于4或者越小,说明动脉硬化程度更轻,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是低的,如果动脉硬化指数大于4,数值越大,说明动脉硬化的程度越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就越高。

引发动脉硬化的原因老生常谈,最主要的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以及抽烟、肥胖、懒于运动、工作紧张、家族遗传、脾气暴躁等。

下肢血压测量的必要性

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的血压一般比上肢高出20~40mmHg。但当下肢血压低于或者等于上肢血压的时候,往往提示主动脉或股动脉有动脉硬化、动脉狭窄等病变。

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血压测量标准方法,一些相对特殊人群还有其他测量的方法。而对于首诊为高血压,以及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最好测量双侧上肢血压,有些还需要测量下肢压。

据美国心脏协会第五次预防学术会议指出,50岁以上或冠心病人群应将测量四肢血压作为常规检查,而对于健康人也应在测量上肢血压的同时定期增加测量下肢血压,如发现上下肢血压差消失、变小或为负值的现象,应考虑周围血管疾病引起大动脉炎症、纤维化、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闭塞。及时掌握四肢血压的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部位,了解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

如在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闭塞时血压测不出,或常有血压增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侵犯上肢和下肢时,则患肢血压测不出;大动脉炎可有上肢血压测不出,或为上肢高血压和下肢低血压。发现这些问题后,应尽早做相应部位X线、CT、血液流变学、超声或磁共振等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血压频道欢迎

按下方可识别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
白癜风的民间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vkw.com/wadwh/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