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治疗 > 王振海教授躬耕中医为民服务侧记 >
王振海教授躬耕中医为民服务侧记
从医55载,浓浓为民情
每周三五六日的上午,王振海教授都会准时出现医院二楼特需诊室,即便疫情期间,他与夫人、著名中医专家韩锋老师也坚持出诊,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王老师不仅医术好,他的平易近人更是有口皆碑,很多患者多年信任王老师诊疗的原因就是,看诊认真,用药精准,温文尔雅,如沐春风。
匆匆流年,滔滔逝水,转眼王老师为中医事业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回想当年大学毕业奔赴边疆的经历仿佛就是昨天,不经意间那个风发青年今已两鬓斑斑。沿着记忆之河回溯,我们循着或深或浅的足印,去重读那段砥砺奋进的岁月。
奉献青春,老骥伏枥
立志中医,为振兴中医药事业添砖加瓦。
年,王老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刚一毕业,就响应党的号召,奔赴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历任科主任、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任院长期间,医院规模,扩大了业务量,医院的诊疗、科研水平显著提高。除门诊查房外,还主持完成了“雪莲通脉丸”的临床疗效观察和实验研究任务,荣获新疆科技进步三等奖。
新疆是个好地方,但对于那个年代的一对年轻人来说,初出校门,就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一去就是25年,他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新疆中医药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年,因工作需要,王老师被调入北京中医院(医院)任院长,医院的筹备、建设、医疗科研工作。年医院建成开业,缓解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床位不足的紧张状态,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做出了贡献。同时,他还负责完成了国家“八五”重点攻关专题“中风病高危因素的调查及中医药预防现场可行性方案的制定”科研任务,其中部分内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无止境,求知无涯
学海无涯,即便研究了40多年动脉硬化症、心脑血管病,王老师依然认为自身还有太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寻,想更好地为患者祛除病痛,就要通过更努力的深修与学习。为了尽快提高诊疗水平,他决心重温经典,认真学习历代医家的经验并验证于临床。理论结合实践,王老师在中医诊疗方面不断有新的体会,进而转化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良方。
病案一
年冬,王老师接诊了一位无脉症患者。杨某,男,60岁,左手无脉伴皮肤凉半月余,且逐渐加重,现左臂麻木怕冷无力,不能提物。医院检查诊断为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做支架手术困难。患者既往高血压,血脂高,饮食失节(肥甘厚味),生活无规律,吸烟、缺乏锻炼。舌淡胖略紫,有齿痕,苔厚腻,右脉弦。王老师确诊其为气虚血瘀血脉不通的无脉症,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服药15剂后,左脉细小可及,自觉肢麻怕冷无力均有改善,可提物。原方加减继续服药。3个月后,左脉明显复出,左上肢麻、凉、无力均消失,活动自如,能从事正常的体力劳动,患者高兴至极。
临床可见大动脉炎导致的无脉症,而本例患者是典型的肢体动脉闭塞症。中医学认为:“气为血帅。”气虚则血瘀。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以推动血液运行,配伍桂枝、鸡血藤、葛根、水蛭等以加强活血化瘀,温通血脉。服用3个半月,临床治愈。并嘱患者继续服中成药。通心络胶囊、银杏叶片,以巩固疗效。
病案二
年夏天,门诊来了一位叫米某的加拿大人,男,56岁,翻译介绍患者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喝酒,因工作忙,很少运动。近期只要紧张或过饱后,就感到胸闷,气憋,胸前有压迫感。医院冠脉检查提示:前降支狭窄75%。另外两支狭窄50%,建议做支架治疗。患者家不在北京,又非常恐惧手术,听说中医有办法,来到弘医堂挂了王老师的号。王老师看诊发现,患者偏胖,面色红润,精神略显疲惫。脉弦滑,舌质红,舌下静脉青紫迂曲,舌苔厚腻。血压/95mmHg。生化指标:总胆固醇6.0mmol/L,甘油三酯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5.1mmol/L。中医学称为“胸痹”。随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冠心2号方加减治疗,坚持服药半年。复查报告检查结果显示:冠脉狭窄由75%变成50%,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患者竖起大拇指说:“您真了不起,中医中药真神奇。我不用做手术了,非常感谢。”
王老师多年来治疗了很多动脉硬化症,心脑血管病,他特别强调,中药治疗一定要遵医嘱,还要坚持服药,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至前功尽弃。
病案三
此次疫情期间,王老师接诊了一位患者,张某,男,55岁。患有慢性咽炎,支气管炎,哮喘病10年,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已安2个支架)。今年元月因感冒、咽痛、咳嗽,无发热,去医院就诊两次,服药后效果不佳,且病情加重。咳嗽不止,阵发性加剧。夜间喘憋,不能平卧,焦虑苦不堪言,咽红,舌质黯红,苔厚黄腻,脉滑。诊为痰热壅盛,肺失宣降。拟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王老师以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加减,服药7剂,复诊。咳喘止,夜能平卧安睡。尚觉遇冷空气或异味刺激时咳嗽、咽痛。原方加黄芪益气扶正,继服7剂。目前患者在治疗中以期痊愈。
王老师说:作为一名医生,要始终将救死扶伤、解除病患之疾苦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淡泊名利,关爱病人,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就是我55年行医中的座右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