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疗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篇

中药熏蒸疗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篇        导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指发生于中小动脉(同时累及静脉及神经)的慢性进行性阶段性炎症性血管损害,病变累及血管全层,导致官腔狭窄、闭塞,简称脉管炎,又称伯格病。临床表现有间歇性跛行,伴患肢怕冷,麻木,刺痛或酸痛感,足趾有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卧床时加剧(静止痛),后期出现足部坏疽和溃疡,形成久治不愈的溃疡。西医治疗用血管扩张药、前列腺素等,或用手术治疗。中医称为“脱骨疽”“脱疽”“十指零落”,认为其病因病机是因受寒冻过盛,或外伤后引起血管、神经损伤;或忧思过度,可使心、肝、肾、脾的功能失调,而导致经络、气血功能紊乱而发病,治以活血化瘀、补气养血、清热解毒、温经散寒。中药熏蒸有促进血液、淋巴循环作用,治疗此病效果好。

方法一

1.药物组成与方法:稀莶草60克,忍冬藤30克,川椒15克,水蛭15只(稀莶草、忍冬藤新鲜者量可酌加大,疗效尤佳)。将上药物入锅中,加水~毫升,煎汤去渣,熏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2小时,20天为一个疗程。

2.治疗效果:共治疗13例,治愈10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2%。

3.典型病例:陈某,男,53岁,农民。右足第二、三趾疼痛,麻木,逐渐变黑,分泌物恶臭,多处治疗效果不佳,用上药25剂后,诸症消失,活动自如,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4.讨论:熏洗时湿润的热汽,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皮肤受热后局部温度升高,克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没有鲤鱼血肿和水肿的消散;由于温热及药力的刺激能活跃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苗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新陈代谢的作用,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也具有直接杀灭皮肤表面细菌的作用。再者,稀莶草、忍冬藤、川椒及水蛭诸药具有祛风湿、利筋骨、清热解毒、清经络风热、破血逐瘀、温肾暖脾、逐寒燥湿、止痉挛疼痛及杀菌等药效。上述诸药之药力配合熏洗疗法之功效符合中医学对脉管炎之治则,达到既能治标又能治本之独特疗效。

                 

方法二

1.药物组成与方法:金银花60克,玄参60克,当归30克,甘草15克,赤芍12克,川牛膝30克,蒲公英15克,桃仁、红花各9克,乳香、没药各9克,川芎12克。湿热重,红肿明显加紫花地丁、大血藤、败酱草;瘀血明显加全蝎、水蛭;湿邪重加苍术、薏苡仁。将上方放入中药蒸气床进行患肢熏蒸治疗,温度调节为39~42℃,1次/天,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2.治疗效果:口服上述方药,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味内服并熏蒸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2例,治愈29例,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

3.讨论:本法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主治热毒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中金银花、蒲公英、大血藤清热解毒。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乳香、没药、玄参、当归、甘草消肿止痛。加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及虫类药物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再利用药物熏蒸使药物迅速透过皮肤直达病所,并产生热效应,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本文选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熏蒸疗法》,主编梅全喜,何庭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梅全喜及何庭华

赞赏

长按







































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vkw.com/wahl/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