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颈内动脉及颅内动脉血管壁成像一例

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死、致残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导致血栓栓塞,因此早期识别斑块并分析斑块内成分对临床意义重大。在今天的30号作品中,医院的苏家威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一例高分辨率血管壁斑块成像实例:

作者:医院苏家威

稿件校对:高芳琴

扫描技术指导:钱李

设备型号:西门子3TPrisma

临床背景信息

颈内动脉以及颅内动脉病变导致的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风险之一,其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血管内附壁斑块,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能够无创地进行在体颈内和颅内血管壁成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对比噪声比等优势,能鉴别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动脉炎、烟雾病,以及评估血管斑块活性,为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病例信息

患者男性,60岁,陈旧脑梗病史,主诉眩晕2日余。

扫描参数

高分辨颅内动脉血管壁成像采用T1_space序列,行全脑矢状位等体素扫描,体素大小为0.52x0.52x0.52mm3,扫描所得原始图像加载至3D任务卡,行CRP曲面重建。

高分辨颈内动脉血管壁成像采用T1_space序列,行全脑矢状位等体素扫描,体素大小为0.63x0.63x0.63mm3,扫描所得原始图像加载至3D任务卡,行CRP曲面重建。

T1_space主要参数TA:8:36min

影像图片

常规头颅平扫

动态磁敏感灌注(DSC)

TOF3D_MRA颅内血管成像

高分辨颅内动脉血管壁成像CPR重建

右侧高分辨颈内动脉血管壁成像CPR重建

左侧高分辨颈内动脉血管壁成像CPR重建

影像所见及诊断

1.TOF_MRA示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右侧大脑中动脉较左侧明显变细;

2.PWI示右侧顶叶、颞叶、岛叶以及右侧基底节区灌注减低;

3.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可见管壁偏心性增厚,长约17.6mm,厚约2.9mm,注入造影剂可见明显强化,相应管腔重度狭窄(约70%);

4.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可见长约11.7mm斑片状短T1信号,注入造影剂后明显强化,相应管腔闭塞,其远端颈内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病例讨论

本例病例采用3DSPACE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结合黑血脉冲能清晰显示血管管腔内斑块情况,结合增强进一步评估斑块活性,为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苏家威

医院放射科主管技师

福建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CT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头颈脊柱CT检查技术学组委员

从事磁共振成像工作多年,并承担福建医科大学影像技术本科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的教学工作,力求提高影像质量,明确诊断、服务临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vkw.com/ways/11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