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独家国医大师唐祖宣治疗四肢血管病

急性动脉拴塞

急性动脉拴塞是源于心脏或近端动脉腔内脱落的血栓或由外界进入血管内的异物形成的栓子,随血流向远端动脉并停顿在动脉口径小于栓子处,阻塞动脉血流,导致肢体缺血坏死的急性疾病,栓塞患肢可出现剧烈疼痛、发凉、苍白、麻木、厥冷、运动障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本病发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复杂,预后不佳,严重者可因肢体坏死而被迫截肢,造成终生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诊断及治疗是挽救肢体甚至生命的关键。

  急性动脉栓塞,在祖国医学历代文献中尚无确切的名称,但根据其临床表现,症候,应归属中医“脱痈”、“脱疽”、“痹症”、“榻着毒”、“熛疽”、“血瘀”等病症范畴。《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暨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痹论》曰:“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而血凝而不流……”《灵枢·痈疽》中记载:“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曰:“发于足趾,名曰脱复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去之,活也,不斩去者,死”,认识到了包括急性肢体动脉拴塞在内的“脱痈”的危重性,及必要的手术治疗原则。宋代窦汉卿曰:“脱疽乃肺经受热,发于两手五指头上……如发黑,痈不甚过节犹可治也。黑甚过节者死。不浮肿,惨痛应心至骨,或身体发热,若不急治,毒遂冲上,面悉肿泡点紫黑,烂坏入心杀人,南方人得此,名曰榻着毒。”又曰:“十指端忽然策策痛入于心,不可忍也……或暗或青,是熛疽。”陈自明在《外科精要》谈到脱疽成因时说:“大抵此症,先因醇酒炙煿膏粱厚味伤神,或房劳亏损肾水,故有先渴而后患,有先患而后渴者。”薛己在《薛氏医按》中谈及脱疽症候与治疗结果的关系时说:“出发而色黑者,不治。初发而色黑者,不治。赤者水未涸,尚可。若失解其毒,以致肉死色黑者,急斩去之,缓则黑延上,足必死。此患不问肿溃,惟隔蒜灸有效。”清代赵学敏在《串雅内编》中所描述的脱疽更接近现代的急性动脉栓塞“脱疽,此证发于脚趾,渐上至膝,色黑,痛不可忍,逐节脱落而死;亦有发于手上者。”唐川容《血证论》曰:“淤血在脏腑经络之间,则周身作痛,以其堵塞气质往来,故滞碍而痛,所谓痛则不通也……”以上记载与今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相似,为我们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诊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辩证

 1.阳虚瘀阻型

  患肢突发疼痛,畏寒怕冷,触之冰冷。皮色苍白,麻木酸楚,遇寒冷则疼痛加剧,行走困难,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有心慌、气喘等。脉沉细,舌质淡,苔薄白。

  2.气滞血瘀型

  患肢持续性疼痛,入夜加剧,皮肤有瘀斑、瘀块,色苍白或呈蜡样色。肢体肌肉萎缩。麻木酸困,行走受限,阻塞部位远端冰凉,伴有心悸、胸闷、气喘,感觉异常等症,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脉沉细而涩,舌质紫黯,苔薄白。

  3.热毒型

  患肢剧烈疼痛,夜间更剧,局部出现红肿发热,喜凉怕热,患肢皮肤发黑变色,远端出现溃疡及坏疽,伴高热、心悸、烦躁口渴、精神委靡等全身症状,远端动脉搏动消失,脉沉细而涩,舌质紫或淡红有瘀点,舌苔黄厚而腻。

  辨证论治

 1.阳虚瘀阻型

  治则:温阳散寒,通络救逆。

  方用:黄芪60g,炮附子(先煎)、茯苓、丹参各30g,当归、干姜、水蛭各15g,红人参(另煎)、红花各10g,甘草12g。病在上肢加桂枝12g,病在下肢加牛膝15g。

  2.气滞血瘀型

  治则:活血化瘀,益气通络。

  方用:金石斛、桃仁、红花、全蝎、红人参(另煎)、甘草各10g,水蛭30g,蜈蚣3条,当归、川牛膝各15g,黄芪60g

  3.热毒型

  冶则:清热解毒,益气活血。

  方用:金银花、黄芪各60g,当归、意苡仁各30g,玄参、蒲公英、甘草、苍术、黄柏、水蛭各15g。

外治-熏洗疗法

应用中药煎汤,乘热熏洗和浸浴患肢,以促进患肢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消除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等症状。

  适应证:本方法用于血瘀气滞未出现坏疽者。或病程日久者,溃疡或坏疽已清除,局部遗留溃口久不愈合,周围结硬痂,局部营养不良者。若坏疽及感染发展期应慎用。

  (1)活血化瘀洗剂:当归、透骨草、川牛膝各30g,乳香、没药、羌活、白芷、红花各15g。

  (2)清热解毒洗剂;金银花、透骨草、苦参、黄柏、川牛膝、蒲公英、板蓝根各30g,川椒、当归各15g。

  用法及注意事项:将以上药物用布包好,加水煮沸后,放入容器内,乘热先熏后洗,药液温度以患者放人患部后舒适为度;每日或隔日用洗药1剂,每剂熏洗2至3次,每次20-30分钟。

  有疮口患肢,需熏洗者,应在熏洗后及时擦洗干净,常规无菌操作换药。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唐祖宣四肢血管病论治精选》,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   唐祖宣师从河南省名中医周连三先生得其真传,他按照老师的教诲,刻苦学习,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以治疗四肢血管病闻名,中医界享有盛誉。他将四肢血管病按照中医特点分型,并确立治则治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疗效显著。他研制出治疗血栓病的国家三类新药“脉络疏通颗粒”,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年至今发表学术论文篇,编著学术著作51部,履职著作22部,共计万字。

  在三十多年的人大代表历程中,提出议案、建议件,其中有关中医药事业方面的件,并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致信中央领导68封。在助推国家中医药大政方针制定、建立健全各级中医药管理机构、中医药立法、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发挥中医药防治重大疫病作用和中医教育、科研、传承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唐祖宣同志两次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河南中医事业终身贡献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年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关于医景堂学苑

医景堂学苑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vkw.com/ways/1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