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丨中国前瞻性研究急性基底动

当地时间月0日下午,在国际卒中大会(ISC00)上,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Grady医院、Marcus卒中与神经科学中心的RaulNogueira教授代表BASILAR研究组公布了BASILAR研究结果。BASILAR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大型全国性前瞻性注册研究,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O)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评估了标准药物治疗(SMT)+血管内治疗(EVT)与单纯标准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由我国医院杨清武、资文杰教授团队主导完成,RaulNogueira教授参与了合作。该研究结果已同期在线发表于JAMANeurology。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图RaulNogueira教授在会议现场介绍BASILAR研究

昨天医脉通也邀请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资文杰教授针对此研究进行了解读,以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这一研究。

点击可回顾精彩内容???

ISC00中国声音丨资文杰专访:BASILAR结果亮相,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未来可期

研究简介

1.研究背景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占所有卒中的1%,占所有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5%,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严重残疾和死亡率高达68%~78%。

最近有几项随机临床试验确定了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尚不确定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能否获益于血管内治疗。BASILAR研究旨在评估EVT对急性BAO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

研究者在中国15个省47个综合性卒中中心进行,连续纳入了出现急性症状、发病4小时以内并经过影像学检查证实的BAO患者;分配(非随机)到SMT+EVT组或单纯SMT组。SMT包括rt-PA或尿激酶静脉溶栓、抗血小板、抗凝单独或联合治疗;EVT包括机械血栓切除术(支架取栓和/或血栓抽吸)、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动脉内溶栓单独或联合治疗。

图1研究中心

主要终点为90天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改善,次要疗效终点为90天时的良好功能预后(mRS≤3分)比率。安全性终点包括症状性脑出血(sICH)和90天死亡率。终点评估采用盲法。

3.研究结果

(1)在年1月至年5月,共纳入89名符合标准的患者,男性占73.8%,中位年龄65岁;其中例接受SMT+EVT治疗,18例仅接受SMT治疗。

()EVT可显著改善90天功能结局(acOR3.07,95%CI.07-4.54,P0.)。此外,EVT与90天时良好功能预后率显著增加相关(aOR4.70,95%CI.53-8.75,P0.),且90天死亡率较低(aOR.93,95%CI1.95-4.40,P0.),但sICH有所增加(7.1%vs.0.5%,P0.)。

表1主要和次要终点

图90天时mRS评分分布情况

图3基于全数据集的亚组分析

研究表明,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在4小时内给予血管内治疗可改善功能预后并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中,对于BAO患者除了标准治疗之外,还应考虑对部分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

该研究是目前全球样本量最大的探讨BAO血管内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注册研究,也是国际上唯一一项支持血管内治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登记研究,为优化急性BAO治疗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期待该研究结果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得到验证。

文献索引:[1]RaulNogueira.LB17-ANationwideProspectiveRegistryofStandardMedicalTreatmentPlusEndovascularTreatmentversusStandardMedicalTreatmentAloneforIschemicStrokePatientwithAcuteBasilarArteryOcclusion.00--0.[]WritingGroupfortheBASILARGroup.AssessmentofEndovascularTreatmentforacutebasilararteryocclusionviaaNationwideProspectiveRegistry.JAMANeurol.PublishedonlineFebruary0,00.doi:10.1/jamaneurol.00..

锁定医脉通神经科频道(medlive-neurology),同步查看ISC00的最新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vkw.com/ways/1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