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保健
人到中年,身体进入“多事之秋”,肝脏也容易闹毛病,特别是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与青年人相比显著增高,对中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中年人保健,重在保护肝脏。
心情要舒畅。抑郁、愤怒是损害肝脏的重要因素。肝喜疏恶抑,生气发火易导致肝气郁滞不舒,久之易患肝病。因此,中老年人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努力做到心平气和、心胸舒畅、乐观开朗。
饮酒不贪杯。酒精是肝脏的死对头,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损害肝细胞、导致肝硬化。据统计,酗酒者肝硬化的发病率为一般人的7~8倍。患有或患过肝病的人贪杯危害尤甚,可引起肝病复发或加重,甚至诱发肝昏迷,危及生命。因此,中年人必须改掉酗酒的坏习惯。
饮食讲科学。切不可暴饮暴食。肝脏是体内最大的解毒和制造酶类器官,人若是暴饮暴食或经常饥饿,都可引起肝肝功能损障碍,或引起胆汁分泌异常。经常吃高脂肪饮食可能会造成脂肪肝,降低肝功能。因此,饮食要适宜、适量,饮食中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也要保持相应的比例。
进食讲卫生。病毒性肝炎也是中老年人多发病,而且一旦罹患,病程绵长,比青年人更容易变为慢性。因此,中老年人更应讲究饮食卫生,不吃来历不明和不洁净的食物,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到卫生差的饭店就餐,不可食用霉变的粮食、花生等。
慎用损肝药。据统计,目前有多种药物会对肝脏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服药后出现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者,称为药物性肝炎。其中常见者如四环素类、红霉素类、氯霉素类、镇静药、解热镇痛药及抗风湿类、降糖药、抗结核药类、利尿药类、雌激素、抗肿瘤药等。中老年人应慎用这些药物,必须使用时,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尽量减少用药的剂量和缩短用药的时间,并注意检查肝功能。
身体常锻炼。户外体育锻炼是保肝的最好办法。锻炼不但可以促进气体交换、血液通畅,使肝脏有足量的氧和营养供应,而且可加速新陈代谢,起到保肝的作用。
毒物少接触。化学毒物侵入人体,也会造成肝脏损害。如磷、汞、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氯仿、苯、硝基苯、锑等,对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多种酶类有破坏作用。
老人癃闭食疗调理
中医所说的排尿困难一般是指每次排尿量少,尿线变细或点滴而出,以至无尿,中医把这类病症统称为“癃闭”。病情轻者涓滴不利称之“癃”,重者点滴皆无称之“闭”。中医认为癃闭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湿热、气结、瘀血等影响气化运转;虚证多因中气、肾阳亏虚而气化不行。
食疗调理
三豆饭:白扁豆00克,赤小豆00克,黑大豆00克,粳米克,调味品适量。先将白扁豆,赤小豆,黑大豆洗净,加水适量后煮至将烂时加入洗净的粳米,调水适量,煮成饭即成。可作主餐食用。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湿阻,便溏,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治疗。其中赤小豆能清热利水;黑大豆能活血利水;白扁豆能健脾化湿;粳米能健脾益气。四味相合,有较好的利水消肿作用。如喜甜食者加少量白糖调味,喜咸者加少许精盐调味。
苦瓜茶:苦瓜个,绿茶适量。将苦瓜上端切开,挖开瓤,装入绿茶,把瓜挂于阴凉通风之处阴干,再取下洗净,连同绿茶切碎,混匀即成。每次取0克,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焖半小时后,代茶饮。每日2次。具有清热解暑,止渴除烦作用。适用于中暑发热,口渴烦热,小便不利等。其中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脾、胃三经。效用清暑泻火,常用于医治热病烦渴引饮,中暑,痢疾,痈肿,丹毒等症。苦瓜配茶叶则旨在增强清暑利湿,清心除烦,生津止渴之力。
鹌鹑杜仲汤:杜仲0克,枸杞子30克,鹌鹑只。将鹌鹑去毛,去内脏,与杜仲、枸杞子同入瓦锅中,加水适量,煮至鹌鹑烂熟,去药渣,或留枸杞子,下调料后吃。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助元阳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阳亏精损所致小便不畅,排尿无力,阳痿,腰酸腿软等病症。
猪小肚党参汤:党参5~20克,泽泻0克,猪小肚(即猪膀胱)具。将原料洗净,共置深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肉熟,去泽泻调味吃。具有补气益肾,渗湿利水作用。适用于老年人气虚之小便不畅、倦怠等病症。
另据研究证明,钾具有利尿的作用。菠菜、羊栖菜、西红柿、鳄梨、西瓜等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钾。但钾易溶于水,所以烹饪时应尽可能避免钾的丢失。
锌是前列腺正常工作时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缺锌可导致前列腺肥大。因前列腺肥大而导致排尿困难者,应积极摄取牡蛎、牛腿肉、动物肝脏、鳗鱼、扇贝等富含锌的食物。
老年下肢冷可能是疾病信号
老人到冬季下肢感觉冷是正常显现,只要采取保暖措施就可以。但是,一些老年人下肢寒冷在实施上述措施之后仍然难以消除的话,就应当加以警惕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这种情况下,一般应当考虑以下疾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初期,一般表现为受寒后感觉脚部发冷、麻木、疼痛,走路时小腿酸胀、乏力。一旦病情加重,会出现间歇性跛足、下肢发凉、麻木、疼痛加剧症状。
闭塞性动脉硬化:此病最初表现为下肢发冷、麻木以及间歇性跛足。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患病的下肢皮肤苍白、触觉减退、温度降低、肌肉萎缩、趾甲增厚以及变形等。由于这一疾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患之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的患者,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之时,应尤为警惕此病的发生。
肢端动脉痉挛症:这一疾病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体末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指等四肢肢端阵发性发白、紫绀、潮红以及疼痛等,常常是因为寒冷刺激或者情绪过于激动所导致。
多发性大动脉炎:此病主要表现为下肢寒冷,并伴有下肢疲软无力、麻木、疼痛等,此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动脉炎波及供应下肢血液循环的大动脉,导致下肢缺血低氧并最终致病。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上这类疾病的患者也会表现为下肢寒冷,并常常伴有心悸、气短、多汗、腹胀、头痛、疲劳、失眠,以及身体不适感等症状,但是体检时并无症状,应引起重视。
此外,一些下肢寒冷的患者也可能是因为精神因素在作怪,例如癔病患者就可能由于语言暗示导致下肢寒冷感觉,对于此类患者来说,用心理暗示疗法会有很明显的效果。
白殿疯病早期图片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