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症状 > 机械血栓清除术失败或不完全再灌注后动脉内 >
机械血栓清除术失败或不完全再灌注后动脉内
成功的血流再灌注(ThrombolysisinCerebralInfarctiongrade3[TICI3])是与因大血管闭塞而接受机械血栓切除术(mechanicalthrombectomy,MT)治疗的急性卒中患者功能预后强烈相关的决定因素。
然而,几乎每10例接受MT治疗的患者就有1例完全不能再灌注。根据HERMES项目协作组的数据和大量的登记数据显示,大多数成功治疗的患者没有达到TICI3级灌注。探索MT治疗失败后或者治疗后将接近完全(TICI2b)再灌注升级为完全再灌注(TICI3)的附加治疗方法,可能改善临床结局。在这两种情况下,选择使用动脉内注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或动脉内注射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选择。但是,关于这种附加治疗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很少。
为了评价MT失败或不完全再灌注后动脉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医院的UrsFischer博士及其团队,医院卒中中心年1月1日至年8月4日接受MT治疗的连续登记患者数据进行了观察性队列研究。
排除后循环卒中患者和仅接受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患者后,名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中位年龄74.6[四分位数范围62.6-82.2]岁;例[50.9%]女性)。例(10.1%)患者行动脉内微导管注射尿激酶治疗。动脉内注射尿激酶最常见的原因是MT后再灌注不完全(TICI3)(53[53.0%])。在调整了病例选择的基线特征后,动脉内注射尿激酶与sICH(校正比值比[aOR],0.81;95%CI,0.31-2.13)或90天死亡率(aOR,0.78;95%CI,0.43-1.40)风险增加无相关性。动脉内尿激酶治疗的53例部分或接近完全再灌注患者中,32例(60.4%)有早期再灌注改善,18例(34.0%)有TICI分级改善。相应地,在调整动脉内尿激酶组先前不良TICI分级的选择偏倚后,经动脉内尿激酶治疗的患者其功能独立性的比例较高(aOR,1.93;95%CI,1.11-3.37)。
最后作者认为,在经过筛选的患者中,MT治疗期间或之后附加动脉内注射尿激酶治疗是安全的,并且可以改善血管造影再灌注。有必要进一步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登记研究或随机临床试验对该附加治疗方法进行系统评价。
文献出处:SafetyandEfficacyofIntra-arterialUrokinaseAfterFailed,Unsuccessful,o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