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遂宁心血管外科聊ldquo走

白癜风怎么治疗和控制 http://m.39.net/disease/a_6198022.html

百年博济医路同行

主持人: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健康遂宁》栏目。今天我们有幸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刘建平副主任医师,葛静医师、马蓉护士长,今天我们聊一聊关于“走进大血管——主动脉疾病救治”的相关话题。首先请他们给听众朋友们打一打招呼。

团队: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刘建平:好的,谢谢主持人介绍,各位听众朋友好,医院心血管外科的副主任刘建平,非常感谢健康遂宁栏目的邀请。本期节目主要介绍主动脉疾病救治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能够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到“主动脉疾病”。

主持人:那么,请问刘主任,主动脉疾病是什么呢?

刘建平:首先,我给大家说一说主动脉的重要性。主动脉,又叫大动脉,是人体内最粗大的动脉血管,从心脏的左心室发出,在胸腔和腹腔内分出很多较小的动脉,主动脉是向全身各部输送血液的主要管道。就好比一栋楼的主水管,从底层一直通向顶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栋楼缺水,甚至停水。

主动脉疾病主要包括有: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壁间血肿、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胸腹主动脉瘤、外伤性主动脉断裂伤以及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疾病,也是最凶险的主动脉疾病。

主持人:葛医生,您能和广大听众朋友谈一谈什么是主动脉夹层吗?

葛静:大家可能对主动脉夹层十分陌生,下面我说几个名人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排球名将海曼,他们都是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而倒下的。主动脉夹层是指在一系列外因如外伤、高血压的作用下,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在主动脉压力的驱动下进入中膜,形成真腔与假腔共存的病理状态,且真腔与假腔有一个以上的破口相通。这是我们医学上对主动脉夹层的描述,我相信大多数听众听了上面的描述还是不知道主动脉夹层是什么。

这里我想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让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主动脉夹层这种疾病。主动脉是由内、中、外三层膜构成的一个管道系统,我们可以把它比作汽车轮胎,那么主动脉夹层就好比汽车轮胎鼓包了,鼓包的这个位置胎面就变薄了,就更容易破裂。

主持人:那主动脉夹层如此凶险,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到底有多高呢?

刘建平:国人的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尚不十分清楚,但美国和匈牙利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年发病率为(2.9~3.5)/10万,做一个简单的算法,以10亿人口计算,每年新增主动脉夹层病人达29~35万。实际上,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可能被低估,因为有部分患者发病后即死亡或未诊断明确就死亡,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检查技术的提高,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国人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年龄为51.1±10.9岁,较国外发病年龄更年轻,男女比例为3.44:1,男性明显更易发病

文献报道,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TypeAaorticdissection,TAAD)早期死亡率以每小时1%的速度递增,一半以上的患者在3天内死亡,2周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TypeBaorticdissection,TBAD)的死亡率虽然较TAAD低,但30天的死亡率仍然可达到10%,合并有其他并发症的高危患者可以达到70%。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的主动脉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近年来,医生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式也得到了革新性的发展,特别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和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主动脉夹层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了主动脉夹层的诊疗水平。

主持人:我想听众朋友们听到说主动脉夹层死亡率高,病情凶险,心里一定想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呢?

马蓉:其实呀,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两类因素,一类是先天性因素,另一类是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主要包括有:Turner综合症、家族性胸主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瓣二叶畸形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yndrome,MFS)。后天性因素主要包括有:高血压、外伤、妊娠、吸烟、动脉粥样硬化、吸食成瘾性药物。

国人多以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国外多以主动脉粥样硬化、退行性病变为主。另外,成瘾性药物滥用所致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所以,借此宝贵的采访机会,我要呼吁全社会以及广大青年朋友们,要远离毒品、远离烟草,做一个合格、文明的遂宁人。

主持人:我也在网上注意到主动脉夹层有A、B型或者I、II、III之分,那具体是怎么分类的呢?

刘建平:医学上给主动脉夹层进行了分期和分型,以便于我们临床医师在遇到主动脉夹层病人时能更加精准、更加快速地拿出治疗策略。主动脉夹层按发病时间的传统分期,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3种类型。急性期指发病14天以内,这一时期夹层破裂死亡率很高;慢性期指发病2个月以上,这一时期夹层破裂的风险性明显降低;亚急性期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分型:按原发破口位置及累及范围分型,主要分为StanfordA型、StanfordB型以及非A非B型。StanfordA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段,夹层侵犯到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甚至降主动脉。StanfordB型:原发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夹层侵犯到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非A非B型:原发破口位于主动脉弓,或者原发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夹层逆撕到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近。

以上对于主动脉夹层分期分型的描述比较专业,可能又把大家搞懵了。这样我再打个比方,好多农村出生的孩子一定见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上修建的水利工程吧。我们把心脏比作农村水利工程里的抽水站,升主动脉比作上山的输水管道,主动脉弓比作山顶的蓄水池,降主动脉比作下山的输水管道。A型主动脉夹层就类似于原发破口出现在上山的输水管道段,B型主动脉夹层就类似于原发破口出现在下山的输水管道段,非A非B主动脉夹层就类似于原发破口出现在山顶的蓄水池段。

主持人:那么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我们就要高度怀疑得了主动脉夹层呢?

葛静:(1)急性主动脉夹层最典型的症状是胸背部或胸腹部有撕裂样的剧痛,这种疼痛在病人休息后并无缓解,口服硝酸甘油也无效。有时这种疼痛起始于胸骨后,并逐渐延伸至胸背部,甚至腹部,也称之为“迁移性疼痛”,总之有突发胸背部剧烈疼痛的就要高度怀疑得了急性主动脉夹层。

(2)还有些主动脉夹层患者,并没有剧烈胸痛,表现为一些不典型症状,比如一过性晕厥、休克、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表现、腹痛表现、无尿和少尿、下肢麻木、疼痛等表现。总之,急性主动脉夹层所引起的临床变化变异很大,主要取决于夹层的部位、范围、夹层累及主动脉分支的程度。

主持人:马老师,请问怎样才能确诊主动脉夹层呢?

马蓉:尽管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各异,但只要临床医师根据症状、体征考虑有主动脉夹层的可能性,就必须作胸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简称:胸腹主动脉CTA)。这是目前确诊主动脉夹层重要且快速的影像学检查。

主持人:请问刘主任,如果诊断了主动脉夹层,应该怎样治疗呢,预后怎么样啊?

刘建平:一旦确诊主动脉夹层,总的治疗原则就是:就医院治疗,减少搬动导致主动脉夹层破裂死亡。(1)第一时间控制血压、控制心率,达到目标值:心率60~70次/分,血压/80mmHg以下。(2)镇静、止痛治疗。(3)减少搬动。(4)就近手术治疗。根据不同主动脉夹层分型,选择不同治疗手术方案: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主动脉全弓置换+降主动脉象鼻支架植入术);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或杂交手术。总的来说,主动脉夹层如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效果是良好的。

主持人:俗话说“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说的是一个关于预防的问题。最后我想和大家讨论交流的也是预防的问题。

马蓉:关于主动脉夹层预防的问题,目前医疗圈很看重疾病预防环节,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里我也要强调预防的重要性。预防工作做好了,可以避免很多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对于有高血压的病人,严格控制血压,准时准点服用降压药,随时监测并记录血压,不要擅自停药或者调整药量,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或身体感觉异常要及时就医。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远离超重及肥胖体型;戒烟限酒;劳逸结合,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等也很重要。另外,让我们一起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或消灭PM2.5、PM10.0、SO2、SO3等污染物的排放。

最后嘱咐大家,进入冬季,天气转凉,要注意保暖,避免伤风感冒;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主持人:好了,听众朋友们,通过收听今天的节目,不知道大家对主动脉夹层了解了多少呢?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残酷“杀手”。但主动脉夹层也是一种可诊断、可治疗的疾病,早期症状可不典型,后期会引起严重的后果。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引起重视,更需要规范、长期的治疗控制。有相关症状的朋友,应尽早找专业的医生为你诊治。好了,听众朋友们,我们的这期节目就要结束了,最后非医院心血管外科刘建平副主任医师和他的团队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为大家讲授健康知识。

团队: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健康遂宁,愿广大听众朋友们健康随行。我们下期再会。

你已来到文章结尾,继续下拉可以留言或点赞哦

来源:医院网站

编辑:新锐

编审:熊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点击标题查看近期热点资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19个重点专(学)科是这样建成的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温冬梅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这个事关健康中国战略在四川落地实施的培训班,今天在遂宁开班了!创新融合智慧服务

信息科参加年四川卫生健康信息学术年会暨智慧医疗健康培训会并获多项奖

百年博济码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vkw.com/wazz/1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