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肢动脉炎 > 上肢动脉炎医院 > 中枢介入第期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抽栓 >
中枢介入第期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抽栓
前言
直接抽吸首次通过技术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作为支架取栓装置的辅助手段时,其再通率和神经功能恢复与支架取栓技术相当。直接抽吸被认为有助于促进血管再通并降低AIS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成本。选择直接抽吸、支架取栓还是联合取栓作为一线治疗方法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临床治疗过程中选择那一种取栓技术需要医生根据病人情况去判断。
心源性血栓采用抽吸技术可缩短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并发症相对较少。
对于合并严重心衰的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取栓治疗,往往会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患者烦躁,需要全身麻醉下才能从容进行介入取栓;另一方面由于严重心衰麻醉科医生希望充分评估麻醉风险才能决定是否全身麻醉。时间就是大脑,如何平衡两者关系?最佳,也是最难的方案就是:局麻下介入取栓!这将考验术者的技术与信心,也考验神经介入器材的安全性、有效性!
病史介绍
患者信息:患者中青年女性,47岁。因“失语、右侧肢体无力8小时”急诊入院。
既往史:1月前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医院住院治疗。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T:36.3℃P:56次/分R:19次/分BP:93/62mmHg,口唇、结膜稍苍白,呼吸平顺,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
神经系统:GCS=E4V1W5,神清,无言语,检查欠配合,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额纹对称,双眼运动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鼻唇沟无变浅,口角无歪斜,颈无抵抗,伸舌欠合作,右上肢体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2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双侧肢体肌张力大致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NIHSS评分23分。
术前头颅CT
左侧大脑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有轻度低密度改变。
取栓依据
根据欧洲卒中组织(ESO)联合欧洲神经微创治疗学会(ESMINT)共同发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血栓切除术指南年版:发病时间窗在6-12小时的患者,如果符合ESCAPE标准,特别是ASPECTS评分≥6分,且有中等到良好的侧支循环时,这些患者在临床试验中可能更愿意接受机械血栓切除术。
ESCAPE试验结果表明:发病时间窗在6-12小时的患者,梗塞灶较小且具有中等程度以上侧枝循环的颅内动脉近端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快速的血管内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功能预后,同时降低死亡率。
术前DSA
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通过大脑后动脉软膜血管代偿;对侧大脑前动脉未见代偿血流。
治疗策略
根据患者病史、体检及影像学检查,“急性脑梗死”诊断明确,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发病在8小时以内,NIHSS评分23分,患者处于房颤治疗,考虑心源性栓塞,急诊行血管内治疗。
手术方案
左侧大脑中动脉M1闭塞明确,血栓位于M1起始部,心源性栓子可能性大,拟行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抽吸取栓,必要时结合支架抽拉取栓。
手术耗材
导引导管:6F90cmNeuronMax长鞘
诊断导丝:0."泰尔茂超滑泥鳅导丝
抽吸导管:DAC6Fcm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
建立通路
以右侧股动脉为为穿刺点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8F动脉鞘,经8F动脉鞘送入6F90cmNeuronMax长鞘,在多功能造影管携带下送入颈内动脉。
DAC6F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在基本无阻力下直接裸奔到M1开口。
取栓过程
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紧靠血栓近端,用50ml注射器通过远端通路导管负压抽吸,缓慢撤出远端通路导管。
抽出坚硬的心源性栓子
术后造影
大脑中动脉M1远端显影良好,mTICI分级:3级。结束手术。
术后第一天头颅CT
患者神志清醒、右侧肢体肌力恢复到IV级。
小结
沃比DAC6FEsperance?远端通路导管头端单层极柔软兼顾较强径向支撑力过弯更快速;中间2层线圈编织镍钛加固骨架跨越迂曲更轻易,管腔保持更优异;近端14段过渡渐变设计支撑更有力,远端通过更顺滑。
0.超大内腔对大负荷血栓的血管可以减少操作次数,减少血栓碎裂栓塞远端血管风险,发挥强大的取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