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颅内动脉支架术中急性血栓形成

夏金超王子亮

导读

颅内动脉支架术中急性血栓形成是神经介入常见术中并发症,虽然术中已预防性应用肝素,但颅内动脉支架术中急性血栓形成仍时有发生。总结起来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患者对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抵抗;②狭窄局部斑块较软,支架植入后突入支架内形成血栓;③应用球囊扩张后局部内膜掀起而致血栓形成;④其他部位形成血栓,沿指引导管进入血管内;⑤局部斑块较硬,支架释放后塌陷;⑥病变血管迂曲,支架释放后贴壁不良;⑦释放支架后目标血管直径小于1.5mm;⑧患者术前饮食差,血液浓缩。

而对颅内动脉支架术中急性血栓形成的治疗措施一般分为两种,即药物治疗和机械开通。药物治疗的常用药物主要有欣维宁、尿激酶及rt-PA等抗栓溶栓药物,在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早期,排除出血风险,第一时间可应用以上药物进行静脉泵入或指引导管推注维持血流。机械开通对于支架内血栓形成应用最多的为球囊扩张,部分病人也可应用支架压栓治疗。不过应用球囊支架内扩张或支架压栓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如血栓部位穿支较多,治疗后影响周围穿支;或治疗过程中血栓碎裂栓塞支架远端血管。

近期我科收治一例椎基底动脉支架术中急性血栓形成,术中经过积极处理患者未遗留神经系统缺损症状,但对于此病患我们得到了少许教训:①颅内开环支架较闭环支架贴壁性更好,利于术中导丝导管再次通过;②颅内开环支架金属覆盖率低,特别是支架节段连接处,当狭窄部位斑块负荷大时易突入支架内形成血栓;③支架内血栓形成后扩张时,易造成血栓周围穿支堵塞;以上几点仅供参考,现将病例汇报如下:

病例汇报

病情摘要

男,50岁;

主诉:发作性头晕伴恶心、呕吐4天;

既往史:高血压7年;高脂血症7年;

家族史:否认脑血管病家族史;

查体:正常;

头MRI示:右侧脑干陈旧性脑梗死;

术前影像学评估

头MRI示:右侧脑干陈旧性脑梗死;

头颈部CTA示:椎基底动脉汇合处重度狭窄;

手术过程

第一步:右侧桡动脉入路,将5F指引导管置于右侧椎动脉V1末端平直部;

第二步:3D旋转造影重建确定双椎动脉汇合处重度狭窄,狭窄约93%;

第三步:Synchro微导丝配合Sprinter2.0*12mm球囊,准确定位球囊位置,4ATM扩张球囊;

第四步:再沿指引导管上行NeuroformEZ4.5*20mm支架系统,准确定位并释放;

第五步:释放后造影支架贴壁良好,支架内通畅,未见造影剂滞留,远端血管正常;

第六步:观察5分钟后可见支架内充盈缺损,Dyna-CT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立即沿指引导管给予欣维宁5ml;

第七步:再应用Synchro微导丝配合Sprinter2.5*12mm球囊于血栓处4ATM扩张;

第八步:扩张后正侧位造影;

手术顺利结束!!患者术后4天治愈出院。

科室简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vkw.com/wadzz/11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