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治疗体会
一、为什么我们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动脉炎★1.如果我们继续延用别人的治疗方法就不可能取得比别人更好的结果,也无法获得病人的信任。★2.半数以上医院反复治疗病情加重,出现了心、脑、肺、肾功能受损或即将受损;或胸腹主动脉、下肢动脉重度狭窄或扩张的患者。★3.绝大多数患者都医院充足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加用过免疫抑制剂但效果不佳者。甚至重复使用仍然不理想者。★4.少数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医院不再接受的情况下来我院就诊。★5.我们对有些患者也结合了球囊扩张术。以上患者全部是住院病人,由于这些患者都曾经接受了单纯激素治疗或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所以我们未再次分组对照治疗,全部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动脉炎的总体体会
★1.十岁以下大动脉炎患者并不少见,占2.66%★2.单纯中医药治疗难以控制病情的进展,部分曾经单纯较长中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疾病明显加重。特别是心、脑、肺、肾等器官功能明显损害时更不可随意单纯中药治疗。★3.中西结合治疗大动脉炎有助于减少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剂量的使用,有助于远期疗效的稳定和提高,减少大动脉炎复发以实现临床治愈及提高治疗质量。★4.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感冒次数等,减少大动脉炎诱发因素。★5.对于大动脉炎继发的多尿症只有加用了温阳固肾中药才能够显著减少尿量并减少电解质的丢失。曾尝试氢氯噻嗪等治疗无效,加用中药后所有多尿症患者全部实现正常尿量。★6.对于头部严重缺血者多数患者在使用活血化瘀药及血管扩张剂时会加重缺血,当我们给予益气升阳、活血化瘀治疗后患者头晕、晕厥、癫痫发作等明显改善,也避免了脑梗塞及失明的发生。部分颈动脉严重缺血患者我们也配合了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患者缺血症状可以得到更快的改善。★7.CTA或DSA检查都可能使少数患者加重病情,甚至出现多处血管炎症加重的风险。我们还遇到了4例造影剂肾病的大动脉炎患者,一例死亡、一例双肾严重损害、2例较轻的病人经治疗恢复满意。★8.下肢动脉狭窄一般以股浅动脉最多见,而且病变范围广泛,一般不发生肢体坏死,但是我们收治的一个11岁男孩,发生了足坏死,最后做了膝关节下截肢。★9.我们分别查患者月经期和排卵期雌激素水平,未见升高,相反部分患者雌激素水平低于正常。★10.不能单纯以血沉、CRP来确定大动脉炎是否稳定。一些患者血沉和CRP一直在正常范围,但病变一直发展,一些患者血沉、CRP明显升高,但是血管一直稳定。不过我们仍然追求血沉及CRP恢复正常。★11.我们治疗的患者只有一对母女患病,一对姐妹患病(妹妹死亡),一对姐弟患病,遗传性不明显。★12.我们共计收治18例失明患者(7例单眼失明),一位12岁沈阳男孩双目失明伴轻度脑梗塞不到一个月彻底复明,重新上学。两位双眼白内障完全失明者,经治疗一年后进行白内障摘除视力明显改善。★13.我们收治冠脉受累的患者7例,一例放置支架28岁患者死亡,一例冠脉搭桥17岁患者一个月后心绞痛复发,经我们治疗后至今9年多未复发。其他患者控制稳定。★14.肾动脉狭窄患者只要就诊时没有萎缩经治疗后都避免了肾萎缩,如果有前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即使有些肾动脉支架发生了闭塞也可以避免肾萎缩。★15.多发性大动脉炎一定要定期复查血管腔的变化.三、大动脉炎的临床变化出人意料★1.极少数闭塞的动脉经积极治疗可以再通。少数严重狭窄的血管经积极治疗后增生的内膜明显变薄,有效管腔明显改善。★2.住院患者20-30岁的女性所占比例较多,经积极治疗后,如果没有严重心、脑、肺、肾功能损害,一般均可生育,包括主动脉瓣大量返流,严重颈动脉狭窄及单侧肾萎缩者。★3.我们正规治疗后死亡患者只有8例,占总治疗人数1.33%,明显低于文献报道。
医院血管科-